第四章 牛角掛書偶遇楊素 造反業余逼上瓦崗(第2/3頁)

而此時,禮部尚書楊玄感正在黎陽冷笑。

當楊廣火急火燎地奔回中原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這是被哪個王八蛋給糊弄了。這根本就不是來護兒起兵,而是楊玄感假借平叛來護兒的名義造反。楊廣這才想起來前些日子東征行軍途中發生的一些小事——楊玄感那些表兄弟們都在途中無故失蹤。還有那些軍糧,也是由楊玄感負責押送的,他是故意不發糧食!

想通這些,時間已經不夠了。

奏報上說,虎賁郎將王仲伯、汲郡贊治趙懷義、蒲山公李密也一同反了。

楊廣崩潰了,絕望了,暴怒了:“太變態了,又是姓李的!”

此次起兵,按照事先和李密討論好的方案,楊玄感領兵直逼東都洛陽,然後再攻打長安,攻入長安,他就是皇帝。然而,在舉兵過程當中,李密發現,楊玄感是個腦殘,更加可憐的是,他屬於政治和軍事雙腦殘。李密提議,從側翼對隋軍猛砍兩刀,砍完就跑,順道搶點兒糧食。

楊玄感不同意。

李密提議,應該避免隋軍主力,對其各個擊破。

楊玄感不同意。

硬碰硬,死的就是你。楊玄感陷入了絕境。隋朝大軍攻破楊玄感軍,楊玄感死。

楊玄感死後,參謀李密自然也逃脫不了幹系。李密聰明,逃命也是行家,早在隋軍來抓他之前,他就已經打好了褡褳往鄉下逃去。他和其余六人首先逃到了楊玄感從叔馮翊詢家裏,按照慣例,裝成走親戚的。

一行七人正在認親戚,好統一口徑(你是我大爺,我是你孫子雲雲),卻被官軍堵在屋裏,被人包成了餃子。李密疑惑,這是誰告的密?他當然不會知道,楊玄感從叔馮翊也早就成了官府捉拿的對象,所有人都已經張好口袋等他入套呢。

李密一行人被押著向高陽方向去了。

去找楊廣。

半道上,李密掏錢,請信使喝酒。

信使放松了看守。

某夜,信使大醉,七人趁機翻墻逃跑。

李密要去找郝孝德,小軍閥。好歹,軍閥不受官府控制,自己那條命也能保全。郝孝德一聽李密來了,忙不叠說:“這家夥怎麽敢來?隨便打發了個地方,讓他們劈柴去了。”李密心想,也罷,能活下來就已經不錯了。

他不知道的是,郝孝德已經打算餓死他了。劈柴劈到日頭落山,一行人餓得眼都花了,郝孝德連個屁也不放。沒轍了,啃樹皮充饑。李密悲慘地對大家夥兒說:“事情到了這一步,也不能怨別人,接著逃吧。”

於是,他們四散逃去。

其他人的具體去向不明,反正李密逃到了淮陽。在水咕嚕鄉水咕嚕村,改頭換面,當起了一名落魄的人民教師。他一個人,要在此地忍受幾個月的折磨。哀莫大於心死,李密差點兒就死了。這是一個秋天,露水打濕衣襟,而村落中一片蕭瑟,風光甚煞。回想往事,悲上心頭。於是,這位只能用悲慘來形容的教師作詩道:

金鳳蕩初節,玉露凋晚林。

此夕窮途士,空軫郁陶心。

眺聽良多感,慷慨獨沾襟。

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

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

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

一朝時運合,萬古傳名器。

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誦罷此詩,淚流兩行。我說過,李密是個神奇的人。他作詩的一幕,竟然讓一個書生看到了。這書生姓甚名誰史書無載,但總算幫助李密走向了絕路。聽見這段詩歌之後,書生覺得這個皮膚黑黑的家夥肯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根本吟不出一首好詩。再瞧一眼,他笑了,這個人,是個通緝犯。

書生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將李密正在本縣某街某巷活動的事情告訴給了太守趙他。趙他聽言,立刻拍板決定派兵捉拿。可李密早就練成了一身的猴精本事,趁人未來之時,一陣狂逃,逃向了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家裏。

事實告訴我們,李密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丘君明是個識時務的人,他善待了李密。可是,壞事就壞在丘君明的侄子身上,他向朝廷揭發了丘君明的行為。一張大網,已然向李密張開。可令所有人都倍感意外的是,做好充分準備的官軍搜遍雍丘令府宅,愣是找不到李密本人。他們知道,李密跑了,只好將丘君明帶走訓話。

此時的李密,早就到了另外一番天地。

幾天後,丘君明被殺,而李密是很久以後才知道這麽一回事的。他逃到了山裏,這個地方,就是瓦崗寨。瓦崗寨,赫赫有名,它是所有流亡者的歸宿,也是朝廷勢力的白點。此時的瓦崗寨,翟讓是老大。起初,翟讓對李密並不太在意。但是,翟讓不在意不代表別人不在意,有人就告訴了翟讓一個讓他下定決心要弄死李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