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關於結社與報刊的關系[2]

當人們之間的聯系變得不再穩固和長久的時候,如果你想讓他們重新聯合起來一起行動,僅僅說服他們相信這樣的聯合行動對他們是有利的是不夠的。

一般來說,只有通過利用報紙才能實現這一目的。[3]如果你想在同一時間將同一種思想灌輸到無數人的頭腦中,你只能借助報紙。

實際上,報紙就像一個不請自來的顧問,它的職責就是每天向你概要地報道國家大事,同時又不對你的生活造成幹擾。

因此,平等越來越普及,個人主義也隨著加強時,報紙就越發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你認為維護自由就是報刊的作用,那你就低估了它的能耐了:可以說,報刊能對人類文明起到維護的作用。

必須承認,在民主國家,報刊有時會引導公民去做一些失妥的事情。但是,只有依靠報刊,人們才能共同行動。因此,可以說報刊的利大於弊。

報紙的功用不僅僅在於建議大多數人采取同樣的計劃,也在於建議使每個認同這種計劃的人聯合起來一起實現目標。

在貴族制國家中,大部分居民往往是彼此孤立的。如果他們想要聯合起來實行某項事業,他們就會去吸引一些人追隨他們的行動,與他們攜手共行。

在民主國家中,情況正好相反,常常出現的情況是,一大幫想要聯合的人無法聯合起來,只因為每個人的力量本來就微弱,加上比較分散,這樣一來,他們也不知道要到哪裏去尋找志同道合的人。這時,借助報紙,人們能夠了解到其他個體的想法和觀念。於是,所有的人都立刻趨向這一燈塔。這些有著共同思想的人,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最終得以碰面了,於是,他們馬上就聯合在了一起。

報紙不僅將人們聯合起來了,而且還保持人們之間的這種聯系。

在民主國家,如果想要增加社團的影響力,它就必須使其成員人數變得龐大。但是,這樣一來,因為成員人數過多,只能分散而居,他們仍舊居住在自己原來的地方,每天為生計而奔波勞苦,為無數的瑣事煩心。因此,他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使得他們每天即使無法見面也能照常交流,無須見面就能統一行動。因此,對於民主國家的社團來說,報紙是必不可少的東西。[4]

這樣一來,可以說報刊造就了結社,而反過來結社也制造了報刊。有一種觀點,認為隨著人們身份越來越平等,結社的數量必然也會上升,如果這被證實是正確的,那麽我們也就可以說隨著報刊數量的增長結社的數量也會上升了。[5]

基於上述的原因,美國就成了報刊和結社數量最多的國家。

通過研究報刊的數量和結社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發現國家發行的期刊和國家行政管理形式之間的關系,這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民主國家報刊數量的增減與其行政管理集權的多寡成正比。因為民主國家不像貴族制國家,地方權力的行使不能僅僅委托幾個主要的公民。對於民主國家來說,這樣的權力不僅要廢除,而且要把這種權力交到大多數人手中,讓大多數人去行使。而根據法律,為了管理一定區域的政務,這些人可以組成一個政治性社團。這樣一來,他們就需要一份天天都有的雜志,讓他們能及時地了解與他們有關的各種小事情,以及相關的國家大事。地方機構的數量越多,參與行使地方權力的人數就變得越多。因為這種需求是持續存在的,所以報紙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

如果行政權力太過分散,則會對美國的報紙造成很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力甚至比國家的政治自由和出版自由所產生的影響還要大得多。如果所有的美國居民都擁有選舉權,並且這種選舉權只適用於選擇國會的立法機構,他們就不需要報紙了,因為選民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機會共同行動。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美國不僅有全國性的大型結社,還有各種規模較小的結社。每個州、每個城市、每個村鎮的行政官員都會為了地方行政管理的目的而依法結社。因此,國家的立法者就是要讓所有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經常與同胞共同合作處理事務。而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報紙了解其他人的所作所為。

在我看來,在一個民主國家[6]裏,如果沒有任何全國性議會但是地方權力機構卻數量眾多,那麽這個國家與由全國性立法機構產生並實行行政集權制度的國家相比,人民會擁有更多的報紙。為何美國每天出版的報紙如此之多?我認為最好的解釋就是:在美國,人們享有最廣泛的自由,並且擁有各種形式的地方性自由。

法國人和英國人認為,一旦出版業的課稅取消,那麽報紙的出版將會持續上升。這種說法明顯誇大了這種改革所發生的作用。報刊數量的增長,不僅與價格有關,而且或多或少跟大多數人常常感到交際和聯合的渴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