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民主國家人民的思想傾向於泛神論的原因[1]

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將會討論這個問題,那就是民主國家對於那些最一般觀念的偏好在政治方面的表現,但現在,我將探討這種愛好對哲學所造成的重要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泛神論在我們這個時代發展迅速。一些歐洲國家的著作,就體現出明顯的泛神論色彩。德國人把它引入哲學中,法國人把它引入文學中。在法國出版的一些虛構作品,有從泛神論借來的觀點或論調,甚至讓讀者感到這些作品的作者有某種泛神論傾向。我認為,這種現象的存在並非偶然,而是存在必然的淵源。[2]

隨著身份逐漸變得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個人會變得日益渺小和失去影響力,人們會傾向於輕視個體而只重視全體。

在這樣的時代,人的精神喜歡囊括萬物,傾向於用單一的原因來解釋無數的事物。

統一的觀念會束縛人的思想,這樣一來,人就會到處去探尋統一的觀念。一旦人們找到這種觀念,就會自願地將其收為己有,安然自得地依賴它。如此,人們不僅會認為世界包含天地萬物,而且相信只存在一個造物主。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對萬物進行初步分類,於是,他們又會去試圖拔高和簡化自己的觀念,即把上帝和宇宙歸結為一個單一的整體。如果我遇到能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囊括其中的哲學體系,把任何存在都視為一個巨大存在的不同組成部分,而只有這個巨大存在能在其組成部分的永恒變化和不斷改觀當中永遠存在下去,那麽,我就可以輕松地斷定:雖然這個哲學體系破壞了人的個性,但對於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們來說,它具有神秘的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的產生也許正是由於它破壞了人的個性。人的智力活動習慣一直都在引導人們去理解這種哲學體系,讓人們逐漸接受這一體系。而這一哲學體系會自然而然地增強人們的想象力,並提升自豪感和愉悅感。[3]

我認為,在尋找解釋世界的方法的所有哲學體系中,泛神論是適合用來籠絡民主時代人心的體系之一。[4]任何堅信人類是真正偉大的人,都應該團結一心反對泛神論。

注釋


[1]手稿的第一頁上寫著:“之後完成的非常短小的章節,我認為應當放在一般觀念之後。在多思考下它是否必須被包含在內,應該放在哪裏。可能它過於獨特了,以至於不能單獨放置。”

它在手稿中的標號是第3章第二回,並且它的第一段清楚地表明了,在起草階段它是更在現在的第4章之後的,被政治中的一般觀念視為神聖。手稿的章節文件夾中也裝著這一章的草稿。

[2]邊上空白部分用鉛筆寫著:“[無法辨認]。安培。”

[3]“宗教的……一個通過同樣的法律來管理所有人的獨特存在在本質上來說是民主的觀念。它可以出現在其他時代,但是它只能在民主的時代得到完全的發展。這樣的例子就是,在中世紀的基督教時代中,人民以冠聖者之名的方式將各個神分為了幾派,但是他們仍然有著唯一上帝的一般觀念。因此在民主時代中,一個想自然地撼動思想的宗教必須盡可能地接近統一性、一般性和平等性的觀念。”(第五章的注釋,草稿,卷1)

[4]“民主帶來了人類本性的統一性的觀念,也不斷地將人們帶回到造物者的統一性的觀念上。

“家庭的神,家族的聖人,城市和王國的守護神,所有的這些都是具有貴族性質的。

“為了接受所有的這些不同的上天的力量,你必然不能認為它們都是屬於同一物種的。”(第五章的草稿,草稿,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