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契胡梟雄爾朱榮(第3/12頁)

高歡沒有回答,反問道:“聽聞爾朱公有馬十二山谷,色別為群,養這麽多馬有什麽用向?”

爾朱榮當然明白,小小秀容川容納不下如此多的駿馬,萬馬終要奔騰於萬裏山河間。爾朱榮心領神會,眼中精光流動:“我要聽實在話。”

高歡侃侃而言:“如今四海烽煙,天下百姓渴望英雄。皇上柔弱,太後淫亂,奸佞小人當權,天下人不服,不服則政令不行,政令不行則天下難平。以明公雄武,乘此良機發兵討鄭儼等人之罪以清帝側,霸業可舉鞭而成,此賀六渾之意也。”

又一篇隆中對。諸葛亮居草廬之中知天下三分,高歡秀容川一席話成爾朱榮霸業。高歡說得明明白白,不需要戰爭,不需要流血,霸業舉鞭可成。只要爾朱榮兵發京城,洛陽會敞開大門。

大話?事實證明這不是大話。

英雄之間,心有靈犀。高歡一語中的,爾朱榮極為佩服,兩人從日中正午談到月掛中天。高歡迎著冷風走出爾朱榮的寢室,長長籲了一口氣,仰望長空,明月生輝,屬於他高歡的時代不遠了。

英雄際遇,惺惺相惜,爾朱榮對高歡越來越看重,凡軍國大計高歡無不參與。爾朱榮曾問左右親信說:“一日無我,誰可主軍?”眾人異口同聲推薦爾朱榮驍猛勇武的侄子爾朱兆。爾朱榮搖搖頭:“爾朱兆只能帶三千騎兵,能夠代替我成為主帥的人,唯有賀六渾!”又警戒爾朱兆說:“你絕非賀六渾的敵手,早晚被他穿了鼻子!”

高歡與爾朱榮誰更強?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之時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列前絕非客套話,曹操向來自負,視天下人如草芥,怎麽會恭維人!爾朱榮憑什麽成為英雄?憑什麽引得天下豪傑齊來歸附?除了自身因素之外,和曹操一樣,憑借祖輩的威望和財富,很容易拉起一支隊伍。而高歡?家徒四壁,背負吃軟飯之名,卻胸懷天下,終成大業。僅憑這一點,足以列在爾朱榮之前。

天上不會白白掉餡餅,當命運女神來到你身邊的時候,證明你已經準備好了。如何兵不血刃進入洛陽?歷史長河沿著高歡的預言滾滾向前。

兵敗

北魏帝國的大廈搖搖欲墜,河北、關中、江淮戰局不斷惡化。鎮壓破六韓拔陵起義有功的北魏名帥廣陽王元深領兵進剿河北起義軍。博野白牛邏一戰,葛榮率義軍斬殺章武王元融,生擒元深。元深雖是擊敗六鎮義軍的將領,但六鎮鮮卑人對元深充滿好感和敬畏,有人意圖擁立皇族元深為首領,引起葛榮不滿,痛下殺手。

元深被殺,震驚朝野。元深並非死於葛榮之手,而是死在情敵手中。元深率大軍討葛榮,綠帽子烏龜元徽暗中折騰元深。說元深父子手握重兵,居心叵測,圖謀不軌。元徽官居尚書令,與鄭儼等人狼狽一氣,不由得胡太後不信。胡太後密令副帥元融暗中監視。

那位背絹崴了腳的章武王和元深特別好,竟然把太後密詔給他看了。元深吃了一驚,什麽事也不做主,你們看著辦吧!

胡太後得知大軍的主帥不主事,那還了得,下詔問他,元深上表,說我和元徽有仇,一向不對付,他在您身邊嘮嘮叨叨嚼舌頭,作戰計劃不批準,將士立了功勞不獎勵,和別的部隊兩種待遇,將士們對我沒有信心,怎麽打仗。您把元徽調到外任,我就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以死報效朝廷。胡太後不聽。

魏軍群龍無首,兵敗白牛邏(在今河北博野境),章武王元融遇害。元徽抓住小辮子,死命抖落,把兵敗責任推到魏軍參謀長於謹身上,全國通緝。搞掉智囊,元深必定散架。

朝廷舉動引起河北魏軍將領們的分裂,定州刺史楊津和元深部將毛謚裏應外合抓捕元深,元深出逃慌不擇路,跑到葛榮地界,被義軍騎兵抓獲。六鎮兵民許多人喜歡這位名動塞北的帝系皇親,葛榮怕元深有朝一日替代了自己,便殺了他。

作為優秀的皇族子弟,元深死得可惜。自元深之後元魏皇族再未出名將,興盛兩百多年的拓跋家族開始走下坡路。事業有成的男人最好找單身女人做情婦,否則你的麻煩無法想像,這是元深一生的悔恨。

葛榮連破二王,鋒不可當,自稱天子,建立齊國政權。義軍陸續攻下博陵、信都、定州等河北重鎮,火並杜洛周的義軍,收編部眾,攻占冀、定、滄、瀛、殷五洲之地,人馬數十萬。

與之同時,關中出現一個新的齊國,蕭寶寅的齊國。葛榮建齊國,因為占領區包括齊地。蕭寶寅稱齊帝,因為他是蕭齊的皇子。北魏對待蕭寶寅不薄,他光著腳丫子逃過長江的那天恐怕沒有想到會在異國他鄉封王娶公主,手握強兵。理智經不起名利誘惑,反正天下大亂,何況我是真正的帝室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