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契胡梟雄爾朱榮(第2/12頁)

只有嚴格殘酷的魔鬼訓練才有所向無敵的士兵。爾朱榮走在時代的前面,塞上豪族財富超過爾朱家族的並非沒有,像高歡的妻家婁氏,但他們缺乏爾朱榮的眼光和志向。

大動亂來了,多少豪強的財富在戰亂中一夜消失。爾朱榮靠四千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隊伍外拒柔然、內平叛亂,先後鎮壓匈奴、敕勒人的武裝起義。契胡騎兵成為當時北魏國最勇猛的軍隊,爾朱榮化身國家英雄。朝廷為籠絡他,不斷加官,升任車騎將軍、並、肆、汾、廣、恒、雲六州大都督,儼然一方諸侯。

爾朱榮信佛,他的長子叫菩提,三子叫文殊。爾朱榮不是溫和的菩薩,而是兇狠的羅刹。跟爾朱榮做事萬分小心,此人兵器不離手,憤怒時刀劍隨時可能離鞘。但是,跟他的人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與日俱增。

拋開外在兇狠,爾朱榮是性情中人。他的心中自有善惡標準,從不偽裝做作,故而有感召力。爾朱榮見到賀拔勝之時,高興得像一個孩子,握住賀拔勝的手道:“我得到你們兄弟,天下不足平。”

北鎮豪傑紛紛投奔,賀拔兄弟、慕容紹宗、侯景、斛律金、司馬子如、孫騰、劉貴、竇泰等人齊聚帳下。最後,亂世大英雄高歡來到秀容川。

測試

魏末兩位大英雄聚首,起初並未碰撞出火花。爾朱榮印象中高歡不過是個吃軟飯的主兒。沒有賀拔兄弟的武功,沒有斛律金的敕勒部落酋長身份,普普通通軍官而已。

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二人相會時的年齡,公元528年爾朱榮35歲,年長高歡三歲,兩個人正值人生好年華。

爾朱榮之所以親自接見高歡,因為有一個人始終在耳邊吹捧。那個人就是劉貴,高歡年青時代的

劉貴純粹一個幫閑,金瓶梅中應伯爵的角色,紅樓夢中詹光、單聘仁之流。主人流氓,他是痞子;主人名流,他是清客;主人英雄,他是打手。劉貴就是爾朱榮的打手。爾朱榮性情嚴猛急暴,劉貴更上層樓,做事嚴酷冷峻、鐵血無情。

人若想千古不朽,永遠被後人銘記。錢再多,官再大,無用。要麽有偉大的發明,要麽有偉大的功績,要麽有偉大的作品,要麽說一句精辟的名言。反之,犯過巨大的罪過,帶來無盡的災難,講一句驚世駭俗的惡語。

劉貴說過一句話,一句傷人的話:“一錢漢,隨他死!”當時黃河水漲淹死許多民工,校尉向將軍們匯報時劉貴的答復。這句話說給漢人大將高敖曹聽的,因為人稱項羽的猛將高敖曹一天前無緣無故殺了劉貴的使者。劉貴不敢和跋扈將軍理論,把氣撒到漢人頭上。後人之所以記住劉貴,因為他傷害了一個民族。其實不過是斷章取義,當時鮮卑貴族成為漢人者不可勝數。所謂“一錢漢”真正指窮人,打工的窮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

這又是後話,待我們講高敖曹之死時再詳說。劉貴有一雙銳利眼睛,識人於發跡之初。做到爾朱榮騎兵參軍的劉貴在爾朱榮面前百般誇贊哥們高歡。

高歡一路風塵,輾轉逃難千裏,翻越太行山來到秀容,一身疲憊,形貌憔悴。爾朱榮左看右瞧,沒看出高歡有什麽出奇的地方。高歡雖說儀表堂堂,比起爾朱榮帥哥級的猛男遜色得多。

第一次面試,零分。還好有劉貴在,高歡有了第二次面試的機會。

劉貴給高歡換了行頭。人的衣服馬的鞍。某些人之所以在家省吃儉用,出門穿一身名牌,坐豪華名車,為的就是讓別人瞧得起。

爾朱榮沒有驚艷的感覺。瞧了瞧高歡身上那套新衣,心道:“換了行頭就成英雄好漢?”

上次沒出題,看在劉貴辛苦推薦份上,爾朱榮出了一道試題。

一行三人來到馬廄中,裏面拴著一匹性情暴烈的悍馬。沒馴服的馬就是野馬,鬃毛雜亂拂體。爾朱榮努努嘴,對高歡說:“去給馬修剪一下!”

高歡邁步上前,既沒套馬籠頭,也沒捆綁馬腿,徑直修剪起來,三下五除二,把鬃毛修理得整整齊齊。平時又踢又咬的悍馬竟然老老實實,可見生長在大草原的高歡和馬有感情,熟悉馬匹性情,不懂馬的人,無論如何做不到。

高歡站起身,拍拍手,對爾朱榮道:“制服惡人,道理相同!”

誒?爾朱榮一聽,說得好,有志氣!懂策略!人才!

馬和弓箭是鮮卑人的武器。高歡輕松制服悍馬,如同現代軍人對坦克性能了如指掌,背後必定下過無數功夫。同時,能將某一事物的道理上升到理論高度,這種人難道不是人才。

胡床之上,胡床之下,二人相對而坐。偌大的房子裏空蕩蕩,只有他們兩個人,仿佛天地間只剩他們兩個人。

爾朱榮又問了一個問題,一個他非常渴望得到答案的問題,一個古今英雄必問的問題:“天下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