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歡本事(第4/6頁)

老太太無疑是此中高手。賈顯智出道最早,日後在爾朱榮、北魏皇帝元修和高歡之間見風使舵,最終背叛高歡,做了八兄弟的叛徒遭唾棄橫死。司馬子如則成為東魏國的總理、“四貴”之一、北齊的太尉。

司馬子如是《魏書》作者魏收的伯樂,他講的故事,魏收勢必洗耳恭聽。但是,故事不是司馬子如編出來的,參與此事的人很多。後面那一段,明擺著是幾位奉承高歡的。吃完飯,眾人走出數裏之外,又回去看了一下,那地方根本沒人住。噢,原來老太太是神仙啊!沒事回去幹什麽呀,想再蹭一頓?

散財

天下不乏伯樂,懷朔鎮將段長欣賞高歡,對他說:“君有濟世之才,終不會無所作為!”任命他為函使,函使就是傳遞官府信件的官差,如果你認為只是個郵遞員就錯了。高歡堂堂一隊長,正營級,怎麽可能當郵差啊!

北魏時代不像當今社會,通信這麽發達,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電話,地區閉塞,好多人一輩子走不出自個一畝三分地。傳遞官府機密函件不是隨便哪個人可以做的,何況六鎮是帝國的軍事重鎮。函使來往於朝廷與鎮府之間,能夠接觸到京城的達官顯貴,了解首都政治、軍事、經濟的動向,所以說,函使的官職不會比隊主小。

高歡做函使幹了六年,風裏來雨裏去十分辛苦。洛陽負責接收函件的令史麻祥覺得他挺不容易,有一次賜肉吃。

高歡吃飯有個特點,不喜歡站著吃,四平八坐。麻祥不高興,心想我這麽大一官,恩典你吃肉,你不畢恭畢敬、千恩萬謝,屁股往那一拍就開吃,什麽德行。麻祥變了臉,喝令手下狠揍這個沒大沒小、不懂規矩的郵差。

肉沒吃上,白挨四十鞭子。高歡沒覺得令史多大的官,官大一級壓死人,越是官小越牛氣,憋一肚氣的高歡跑到街上,又看了一出火燒張宅的好戲。

一瞬間,高歡感覺洛陽的鮮卑人非常可憐。為了薪水,為了房子,為了社會地位,含屈忍辱,低三下四,直到夢想破滅,才不惜犯法,遊行示威,燒房殺人。可是,塞上的鮮卑人呢?他們豪氣淩雲,我行我素,擁有一顆自由的心,然而生活窘迫,甚至難以為繼。

財富束縛人的生活,侵蝕他們的精神。人們墮落了,變成錢的奴隸。為了錢出賣靈魂,為了錢出賣意志。全是漢化帶來的罪惡,他們身上沒有鮮卑人的骨氣,文明令人變得可悲可憐。

洛陽充滿罪惡,洛陽的陽光都是有毒的。當人們意識到被欺騙的時候,世界末日快要到了。

高歡回到塞上,花錢更加大方,結交天下豪傑。高歡善於思考,心機深沉,並不喜歡多說話。史載“深密高岸,終日儼然,人不能測。”不與妻子溝通,也不解釋。婁昭君默默地看著丈夫散盡家財,一言不發,從不阻止。她相信,丈夫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親戚朋友一看,怎麽回事?賀六渾受什麽刺激了,鞭子抽暈啦!高歡道:“我到洛陽看到一件事,禁軍將士們火燒大臣張彝宅院。朝廷害怕發生兵變不管不問,政事搞成這般模樣,天下事可想而知,財物保得住嗎?”

從這件事上,高歡看出北魏帝國危機重重。官僚主義、腐敗、缺乏進取心,最重要的是帝國內部的矛盾不可調和了。

高歡久居塞外,妻家是鮮卑貴族,自己又是軍鎮的一名軍官,他知道塞上的鮮卑人需要什麽。而朝廷不考慮改善六鎮的生活,任由洛陽大貴族瘋狂斂財,地區差距越拉越大,北方鮮卑人生活在最底層。

當人們開始激烈反抗,朝廷很快妥協,這樣的朝廷威信何在?北方鮮卑人遲早要造反,腐敗的朝廷無力鎮壓,國家必將大亂。

最先看到機會的人,才能處在命運的制高點。高歡樹下大志,要澄清天下。做大事需要人才,錢是找到人才的捷徑。沒有人才,亂世中錢財只是空中樓閣。

形勢如同高歡預料,一場將北魏帝國拖入戰亂的兵變悄悄醞釀著。而此時此刻,帝國的女主人沉浸在情欲中難以自拔。

情人

胡太後最著名的情人便是那個叫做“楊白花”的男人。情人南渡長江一去不返,大江兩隔,只能將懷念寄托到歌聲中。楊白花投奔敵國並非害怕做胡太後的情人,而是因為家中發生一起悲劇。

楊白花的父母赫赫有名,父親打虎將軍楊大眼,母親潘將軍潘氏。這對軍中的神仙眷侶共有三個兒子,長子甑生,次子領軍,三子征南。作為北朝一員虎將,楊大眼的生命與戰爭相連。故而兒子起名叫領軍和征南,這應該是小名。據推測楊白花便是二子領軍,到南朝後改名楊華。

鐘離大戰後,楊大眼帶著戰敗的羞辱來到帝國北疆當兵勞改。對於這麽一名戰功赫赫的萬人敵,宣武帝元恪抱著警誡後人的態度,兩三年後楊大眼被特赦。楊大眼返歸洛陽之時,觀者如山,擠滿大街小巷。人們爭先恐後一睹當世第一虎將的風采,鐘離大戰的失敗絲毫沒有影響楊大眼在魏國軍民中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