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鐘離大會戰(第3/15頁)

人類同情心相通,尤其年齡相仿的人。宣武帝元恪與蕭寶夤同歲,同為皇族一個九五之尊,一個流亡難民。蕭寶夤用他特有的堅毅和聰明制造壓力,向魏國請兵。恰巧此時,梁朝江州刺史陳伯之率兵投降。

再不出兵,社會輿論壓力太大了。元恪再次下詔南征,任城王元澄率蕭寶夤、陳伯之進攻鐘離,元英率西路軍攻取義陽。蕭梁皇朝與北魏帝國的南北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魏軍從東西兩線同時向梁朝境內發動攻擊。東路軍進展順利,元澄兵圍鐘離(今安徽鳳陽),分兵南下。梁朝初建,北方邊鎮防備松懈。短短一個多月魏軍連下八城,實現戰略突破,直逼長江。

關鍵時候要有人站出來,阜陵守將馮道根擋住魏軍猛烈的攻勢。阜陵在今安徽全椒東,離邊境四百多裏,距南京一百余裏。

照說這個位置,安全系數百分百。馮道根接任便下令修城墻,挖壕溝,派出偵察兵四處放哨。阜陵官員們忍不住笑,“將軍您忙活什麽呀,魏軍離我們四百多裏,中間隔著好幾座重鎮。再說人家還沒進攻呢。”眾人一百個瞧不起馮道根,小地方來的就不行,老河口在哪兒?沒聽說過。馮道根邊指揮邊道:“進攻要勇敢,防守要怯弱。”眾人一聽,什麽進攻、防守,膽小鬼罷了。誰也不敢多說什麽,人家馮道根是襄陽幫,一路跟皇帝打過來的。

城墻剛剛加固一半,魏軍兩萬步騎風卷殘雲般殺到。眾人傻了眼,面無人色。馮道根身著大袖寬衫登上城樓,下令大開城門,事先挑選好的兩百精銳敢死隊殺出城來,直沖魏陣。帶兵魏將嚇一大跳,瞧著城頭馮道根胸有成竹的模樣,以為有什麽陰謀詭計,領兵退走。馮道根親率一百精騎直插敵後,擊敗魏軍三千護糧隊,切斷運輸線。魏軍飲馬長江的夢想變成肥皂泡。

被魏軍突襲打得蒙頭轉向的各地梁軍回過神來,一支梁軍偷襲魏軍淮南根據地壽陽城。元澄領兵攻鐘離,壽陽空虛,留守將士慌了手腳。梁軍攻克外城,眼見壽陽得手。任城王太妃孟氏親自登城防守,不避箭雨飛石,魏軍士氣大振,頑強守住內城,直到蕭寶夤援兵到達擊退梁軍。

南北癡將

東線戰事持續到第二年四月,元澄擊敗救援鐘離的梁軍運糧水師,魏軍軍事態勢仍然不錯,可惜一場大雨功虧一簣。淮水暴漲,沒有船只的魏軍狼狽退兵,淹死沖散四千余人。東線魏軍前功盡棄,元澄連降三級。與元澄先贏後輸不同,西線大捷,主將元英意氣風發,受封中山王,重新拿回祖宗的王爵。

魏軍進攻義陽,元英首先拿下賢首山,接著包圍義陽一百余日,逼死義陽守將蔡道恭。義陽及其三關是通往武漢的交通重鎮。蕭衍極為看重,先後調集郢州地方部隊和中央軍救援義陽。

郢州刺史曹景宗乍一看,猛張飛,其實此人粗中有細,為人狡猾。他是蕭衍稱帝的大功臣,從襄陽一路打到南京。部下多是江湖漢子,搶女人奪錢財,土匪一樣,打進南京城時沒少撈。曹景宗縱容部下,蕭衍縱容曹景宗,有功之臣嘛。曹景宗有時喝醉了,不稱呼臣,稱下官,似乎有意讓蕭衍知道我是你雍州老部下。蕭衍從來不生氣,以為歡笑。

這次和後將軍王僧炳共同率兵三萬救援義陽,曹景宗不高興,誰指揮誰呀?他忽悠王僧炳率兵兩萬先行,自己甘做綠草為第二路。王僧炳挺高興,分得兵多,立大功非我莫屬。曹景宗陰惻惻地笑,你是元英的對手嗎?行,打得過元英我佩服你。

王僧炳連元英長什麽樣都沒瞧見,兵敗鑿峴(今河南信陽南),一戰損失四千人馬。曹景宗樂了,瞧見沒,不自量力的下場。兩家合兵一處,這回曹宗景說了算,防守鑿峴口,整天耀兵遊獵,向魏軍示威,就是不進兵。元英得知蔡道恭死訊,猛攻義陽城。蕭衍著了急,又派出一員虎將增援義陽。

來將馬仙琕。不是爹媽起的名字,小時候叫馬仙婢。長大以後發現“婢”字太沒講究。改名字,用“玉”旁代替“女”旁。琕有兩個讀音,兩種意思,一個是珍珠,一個刀劍鞘。無論哪一種都比“卑賤的小女子”好,於是改名馬仙琕。

一改名字,果然長成性格烈烈的陽剛男兒,做了一名軍官,打敗勇敢,累有戰功。蕭衍起兵,東昏侯蕭寶卷提拔馬仙琕任豫州刺史,守歷陽,讓他切斷荊雍聯軍補給線。

馬仙琕賣力氣,蕭衍圍攻南京,他帶著軍隊在長江上搶劫聯軍物資。蕭衍派馬仙琕的好友去遊說,馬仙琕先擺酒後斬首,大義凜然。南京城破,馬仙琕哭了一宿,第二日淩晨召集將士們道:“我是朝廷大臣,諸君都有父母,你們做孝子,我做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