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東昏侯(第3/13頁)

六貴的命運,蕭衍早有預見,他已提前兩年做好戰爭準備。

陳顯達北征失敗,曹虎調回中央,蕭衍正式接任雍州刺史,坐鎮襄陽。北魏孝文帝病死,魏齊邊境安寧下來。蕭衍與張弘策同遊原野,共登高台,極目遠眺。

山河壯麗,氣象萬千,茫茫漢水不過一根飄帶罷了,當年劉備縱馬躍過的檀溪已然不在眼底。蕭衍心情愉悅,詩興大發,做詩《臨高台》:

高台半行雲,望望高不極。

草樹無參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陽道,道遠難別識。

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南朝詩婉轉清麗,雄渾豪邁的詩句不多見。蕭衍此詩氣象開闊、意境高遠,意氣胸襟溢於詩中。

張弘策知曉蕭衍的雄圖壯志,否則怎肯離開南京不遠千裏來到襄陽邊地跟著受苦。張弘策凝神注視蔥蘢原野,贊道:“民間流傳樊城有王氣,不假啊!”蕭衍瞄了他一眼,心中暗道,“什麽民間流傳,還不都是從你嘴裏傳出去的。”

蕭衍負手在高台之上來回踱了幾步,緩緩道:“《左傳》有雲:‘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張弘策心領神會,說道:“今日有六公,尚不止六公,茹、梅‘八要’再加群鬼。”

秋風掠過高台,使人神清氣爽。蕭衍不盛感慨地說道:“朝廷政出多門,勢必相圖,禍亂不久就要發生。雍州避禍之所,是個好地方啊。只需勤行仁義,可坐為西伯。”

張弘策見蕭衍表了態,興奮起來,說道:“雍州人驍勇,我即刻招募勇士,打造船只。”

蕭衍沉吟半晌,說道:“此事秘密進行,斷不可讓人知道。戰船不必建造,先砍伐竹木,將竹木沉於檀溪備用。”

檀溪沉木

雍州的黎明靜悄悄。

蕭衍和襄陽太守王茂及雍州文武官員並馬出城,身後是剛剛招募來的一萬多名勇武的漢子。蕭衍手指城西的一片空地,神態寧靜地對官員們道:“我將在此地建造數千間房舍以備災荒。元瑜,伐木的事交由你來辦。”

元瑜是呂僧珍的字。呂僧珍是蕭家的門人,蕭順之的書佐,對蕭順之忠心耿耿。憑借蕭家的權勢,做到雍州刺史曹虎的典簽。抗擊北魏入侵的戰爭中,冒著生命危險送信立了大功,得到宰相徐孝嗣欣賞,提名羽林監,讓他到中央報道。

羽林監是禁軍軍官,對於平民出身的低級軍官來說,夢寐以求的事。但是,呂僧珍從中看到危險,拒不上任。此時,朝廷委任蕭衍為雍州刺史。呂僧珍極力要求回雍州做官。徐孝嗣生氣了,只給他一個七品小縣令。回到襄陽,立即成為蕭衍的中兵參軍,心腹幹將。

呂僧珍領著人伐木,奉命將竹木沉入檀溪水底。一天又一天過去了,蕭衍似乎把蓋房子的事忘到腦後,水底的竹木沒人管。呂僧珍盯著堆集如山的茅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般這般。還缺點什麽呢?櫓。搖船的櫓。呂僧珍偷偷找人制造了數百張大櫓,藏於家中。蕭衍的保密工作做得好,除了張弘策誰都不告訴,連心腹呂僧珍也得自個猜。

“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蕭衍的襄陽生活悠閑滋潤。他愛上一個漂亮的小村姑,毫不費力地娶了來。女孩只有14歲,名叫丁令光。不是采蓮女,是漂絮女。西施浣紗,令光漂絮。丁令光的容顏難比西施,而她的品德可能要超過西施。

小事可以看出品行。丁令光夏日常與鄰女月下紡織,諸女都被蚊蟲叮咬得癢疼難忍,但她毫無所覺。蕭衍在樊城的一座樓上看到漢水畔漂絮的女孩,一見鐘情。

好景不長,蕭衍正妻來到襄陽。妻子郗徽出自名門望族高平郗氏,母親是公主。郗徽差一點成為蒼梧王劉昱的妻子,她把皇後機會扔掉,嫁給默默無聞的蕭衍,生有三個女兒,長女便是日後想嫁給叔叔蕭宏、謀殺父皇的永興公主蕭玉姚。

只有女兒沒有男孩是蕭衍娶丁令光的理由。為此,郗徽醋意大發,百般阻止蕭衍與丁令光親熱。不僅不讓兩人做愛,還實施虐待,讓丁令光每天舂米五斛,完全當丫環加長工用。丁令光毫無怨言,天天舂米,從不違限。南北朝時男人怕老婆成風,北朝是胡俗,南朝緣自高門結親。蕭衍拿這個酷忌的女人沒辦法。好在郗徽來襄陽不久去世了,郁悶容易得病,誰讓她生三千金來者。

蕭衍呆在家中享受村姑美女,吟詩唱曲。張弘策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皮子。他的任務是把南京的蕭家兄弟接到襄陽來,更為艱巨的任務做蕭家老大哥蕭懿的工作。

益州刺史蕭懿已經從四川調到郢州任刺史,現今的武漢。不管怎麽說,張弘策是蕭懿的舅舅,把蕭衍的意思一轉達,滔滔不絕慷慨陳詞一番,勸說蕭懿與蕭衍一同救國安民。蕭懿是忠臣,聽完這話把臉一拉,“我蕭懿只知有君不知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