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賭徒與名士(第3/8頁)

東晉孝武帝為加強皇權,司馬道子父子為對抗士族軍閥,陸續起用一些下等士族、庶姓寒人。桓玄建立楚國,把這些人好不容易看到的一點點希望的火焰徹底熄滅。

劉裕發動“倒桓”的武裝政變,是一場下等士族和庶族地主對門閥士族的奪權運動。他振臂一呼,號召恢復東晉王朝的統治,許多對現狀不滿的寒士、軍官不約而同聚集到他的麾下。劉裕發動的軍事政變是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一件大事,它為江南水鄉的南人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為士族集團注入勇武豪邁的精神。

桓溫英武謀略,為何北伐屢遭挫折?他無法激起國人的昂揚鬥志,浴血奮戰、賣力打仗換不來前程,換不來財富,誰還肯沖鋒陷陣?王猛滿腹經綸,一介平民被桓溫任命為高官督護,給的官不可謂不大。可王猛在東晉朝廷中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前程,看不到用武之地。

淝水戰爭的勝利源於北方各民族的矛盾和苻堅的不知兵,得來僥幸。謝安激動地折斷木屐,說明不自信。僥幸能有多少回呢?若非劉裕點燃中下層士庶的鬥志,取得自東而西千裏遠征的勝利,南朝憑什麽能夠抵擋雄才神勇的太武帝拓跋燾和他那幾十萬鐵甲騎兵的南下?憑什麽讓孝文皇帝進行漢化?漢人這個名詞能否延續至今?這些都是問題。

劉裕承認起自草莽,他對被桓玄棄用的寒士青州主簿孟昶說:“草澤間當有英雄起,你聽說過嗎?”孟昶答道:“今日英雄有誰,就是你啊!”劉裕起事,最先想到的,除了孟昶,還有劉毅。劉毅字希樂,漢高祖劉邦的同鄉,祖上做官,屬下等士族。劉毅少有大志,不修產業,官拜青州刺史桓弘的中兵參軍,素與劉裕、何無忌相熟,住在京口。劉裕讓何無忌去劉毅那試探口風。

何無忌是劉牢之的外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何無忌與劉裕、劉毅一樣,有大志,忠亮任氣,遇到不稱其心的事,決不偽裝,形於言色。曾任司馬元顯世子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國中尉。桓玄殺害司馬彥章,何無忌進入法場痛哭。他屢次鼓動劉裕舉兵造反,成為劉裕武裝政變的主要骨幹力量。

三人家在京口,互相很熟,知根知底。何無忌問劉毅:“桓氏現在非常強盛,不好圖謀吧?”劉毅不以為然:“天下自有強弱,如果失道,強大也會變得弱小,缺的只是明主。”何無忌緩緩反問道:“天下草澤之中難道沒有英雄嗎?”劉毅回答道:“我所見的,唯有劉裕。”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一撥起事的有二十七人,這二十七個人多是中下級軍官。經過周密研究,劉裕決定在京口、廣陵、歷陽三處重鎮同時發難。劉裕、何無忌殺桓修在京口起兵;劉毅去江北,與劉道規和孟昶一同殺桓弘於廣陵起兵;豫州左軍府參軍諸葛長民殺刺史刁逵占據歷陽起兵;王元德、辛扈興和童厚之則在京都建康做內應。

計議妥當,眾人分頭行動。發動軍事政變,所冒風險不言而喻,把自己和全家的性命都壓上,沒有必死的精神和道義支撐做不來。

孟昶妻子周氏家很富有。孟昶欲盡散家財以供軍糧,對周氏說:“桓公看不起我,使我一生潦倒,我決當作賊。你和我離婚吧,假若事成,得富貴,相迎不晚。”周氏當下拒絕:“父母在堂,你欲建大事,我一個女人怎麽勸得了你。事若不成,我在家中孝敬父母、撫養兒子,決不回娘家!”

孟昶悵然良久,不說話。周氏聰穎,當下明白了:“看你這樣子,不是來和我商量的,不就是想要家中的財物嗎?好辦!”周氏指著懷中剛出生的女兒說:“此兒可賣,亦當不惜,何況錢財。”把家裏所有的財物全部取出來交給孟昶,又到妹妹家去說:“我昨夜做了個夢,不吉利,你把家中絳布都給我,鎮一鎮它。”周氏要絳布做什麽用?晉朝的軍服是絳色,她全部秘密縫成軍士袍,家人誰都不知道。

何無忌回到家中,連夜藏在屏風後頭起草檄文,母親劉氏悄悄踩著板凳罩著燈燭從屏風上頭偷窺。劉氏是劉牢之的姐姐,常思為弟弟報仇。當她發現何無忌要造反,淚流滿面,撫摸著何無忌的頭說:“我肯定比不上東海呂母(西漢末年人,為給兒子報仇,率數萬人反對王莽的新朝),你能報仇,我無恨事。”

人如果有了必死的決心,力量是巨大的,哪怕只有二十七人。

公元404年二月,劉裕以遊獵為由,與何無忌集合一百多人。第二天清晨,京口城開,何無忌身穿傳詔服,詐稱朝廷敕使,率眾湧入府衙,襲殺桓修,占領京口城。桓修司馬刁弘率大隊人馬前來救援,義軍只有百余人,眾寡相差懸殊。劉裕登上城樓連恐嚇帶威脅,唱了一出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