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匈奴人最後的機會(第4/7頁)

拓跋鮮卑人和匈奴獨孤人的命運竟然掌握在遙遠的中山皇宮裏。慕容鮮卑真是鮮卑人嗎?慕容垂又是個怎樣的人?他會幫助拓跋珪嗎?

叁 一代梟雄慕容垂

世間不乏常勝名將,但有不敗的將軍嗎?極少,但有!慕容垂就是其中之一。慕容垂十三歲開始帶兵,大小千余戰,從無敗績,人們稱之為梟雄。前燕滅亡後,他依靠堅韌不拔的意志成功復國,成為慕容家復國第一人。然而,他死後僅僅一年,依靠一場場軍事勝利建立起來的後燕王國最終兵敗河北,退出中原。對於百戰百勝的名將慕容垂來說,上天似乎對他太不公允。

縱觀古今中外,沒有任何一個家族可以與鮮卑慕容家相媲美。慕容這個名字如同煙花般綻放出絢麗色彩後便湮沒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洪流之中。慕容家族起初並不住在江南水鄉姑蘇燕子塢的參合莊,而是馳騁縱橫在廣闊無垠的遼東大地。金庸先生說得沒錯,他們擁有蓋世武功。

慕容鮮卑是東北的林地民族,祖先不講漢話。那麽,慕容這個姓氏又是怎麽來的呢?它來源於一頂帽子,很奇怪吧?東晉十六國時代奇怪的事多著呢。

慕容鮮卑屬於東部鮮卑,東部鮮卑起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鮮卑山,即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東部鮮卑在檀石槐時最為強大,他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三百余裏的彈汗山設立大帳,建起鮮卑廷,統一眾多的鮮卑部落,結成強大的部落大聯盟。檀石槐死後,鮮卑一度衰落。後來一個叫做軻比能的鮮卑大人重新建立鮮卑部落大聯盟。軻比能死後,鮮卑聯盟分裂為三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後興起。

慕容部原本遊牧於西拉木倫河上遊。三國時代,慕容部首領莫護跋率部向東南移動,到達沿海之濱的遼西郡。莫護跋跟隨魏國大將司馬懿征討遼東公孫淵有功,封為率義王,定居大棘城(今遼寧省義縣)。

莫護跋起初並不姓慕容。當時燕地和代地的人喜歡戴步搖冠,步搖冠即一步一搖的帽子。那是一種流行於漢代的籠冠,本來是武將戴的帽子,其形狀像一個倒置的高腳酒杯,四周用籠狀的硬殼套上。所謂步搖冠,即在籠冠之上鑲有像樹枝樹葉狀的金枝金葉片,搖動即響。戴在頭上,一走一晃,一晃一響。

這種帽子時尚前衛,莫護跋非常喜歡。把披散的頭發束起來,戴上步搖冠,整天招搖過市,諸部落的人都不叫他名字,叫他步搖。莫護跋不僅不反感,反而很開心。久而久之,步搖叫成慕容(東胡語的音訛),莫護跋也就以慕容作為自己的姓氏。

後來慕容家族建立王國,為增加文化分量,解釋說,之所以要以慕容為姓是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不管如何,慕容是叫定了,而且透露給我們一個信息,步搖冠和慕容之稱是慕容部從野蠻走向文明,從遊牧走向定居的開始,也就是漢化的開始。

公元285年,慕容廆繼承慕容部首領,西晉王朝封為鮮卑都督。八王之亂爆發後,匈奴人進入中原,晉廷南渡,匈奴和羯人爭霸北方。慕容鮮卑趁機在東北擴張勢力,人口猛增十倍,國力逐漸強大。公元333年,慕容皝自稱燕王,建立前燕王國。一代開國君主出手不凡,打敗羯族後趙的遠征,滅掉宇文部和段部,擊敗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一統遼東。

慕容垂是慕容皝第五個兒子。起初不叫慕容垂,而叫慕容霸。慕容皝兒子眾多,其中四個兒子比較出色,分別是次子慕容俊、四子慕容恪、五子慕容霸和小兒子慕容德。

兒子多了,難免偏向。慕容皝對慕容霸甚是寵愛,經常對弟弟們說:“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取名慕容霸,字道業,認為他最終能夠成就慕容家的霸業。甚至想立其為世子,因不是嫡出,未能如願。燕軍攻打高句麗和宇文部,慕容霸為先鋒,時年僅十三歲,勇冠三軍,成為慕容家族一顆新星。慕容皝對慕容垂的寵愛引起後來成為燕國皇帝的慕容俊的忌妒。

慕容皝去世,慕容俊即燕王位。慕容霸與慕容恪一道入關,擒殺冉閔,攻占鄴城。慕容鮮卑入主中原。慕容霸喜歡打獵,曾因遊獵墜馬折齒。慕容俊稱帝後,出於妒忌,給他改名慕容垂,封為吳王。慕容垂惡運從此接連不斷,改名字只是個開始。不久,前燕宮廷發生一起巫蠱案。

巫蠱是一種巫術。古代的人認為用意念詛咒或祈福可以靈驗,常用木頭或玉石刻成人物形狀進行施法。巫蠱案的主犯是吳王慕容垂夫人段氏。她詛咒的對象是誰呢?燕帝慕容俊。為什麽要巫蠱皇帝呢?因為她的丈夫是慕容俊的五弟。如果皇帝死了,她丈夫有可能登上帝位。發現案情的是慕容俊皇後可足渾氏。案子看起來似乎很清楚,作案動機、客觀行為、違法事實俱在,可是主犯卻沒有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