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匈奴人最後的機會(第3/7頁)

黃葉紛飛,秋風乍起。劉顯盡起獨孤部兵馬護送拓跋窟咄回盛樂繼承王位,此舉造成魏國部落聯盟大地震,諸部騷動,人心顧望。拓跋珪親信左右侍從勿忸於部族的於桓兄弟與莫那婁等八家部落首領密謀發動叛亂迎接拓跋窟咄。

八家部落密謀,莫那婁首領莫題提議派人送箭給拓跋窟咄以示效忠,並輕蔑聲稱:“三歲犢豈勝重載?”三歲小牛犢拉得了重貨嗎?言下之意,拓跋窟咄年長,拓跋珪年幼難以成事。

莫題這個人很聰明,然而聰明人往往為聰明所害。莫題獻給拓跋窟咄的長箭為他埋下了殺身之禍。莫題不僅是一家部落的首領,而且以幢將身份率領拓跋珪的禁兵,連親兵中都有人反對,可見局勢岌岌可危。

之所以有這麽多部落圖謀叛亂,因為他們和莫題的看法相同,認為拓跋珪年幼無知,行事魯莽,掌控不住形勢。再一個抱怨拓跋珪和賀蘭部鬧得太僵,以至於四面樹敵,不會是拓跋窟咄和劉顯的對手,準備及早效忠新主子。

討好新主子最大的功勞莫過於抓捕拓跋珪。於桓等人迅速制訂出抓捕拓跋珪的計劃。可就在當天晚上,以於桓兄弟為首參與密謀的勿忸於部五位頭領,卻被鮮卑武士從羊皮被窩裏硬生生拽出來,扭到魏王的帳篷,迎接他們的是拓跋珪那張冰冷的面孔。於桓知道一切都結束了,可他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拓跋珪這麽快獲悉密謀,直到舅舅穆崇站到身邊,他才明白。但他一直以為穆崇是一個最不該告密的人。

穆崇記得吧?就是和奚牧兩人到七介山向拓跋珪母子通報劉顯陰謀的那個穆崇。穆崇是代人,祖先從拓跋力微開始世代效忠拓跋部。他為人機靈敏捷,“少以盜竊為事”,就是小偷。

他雖然職業不光彩,但非常重義氣。看看穆崇是怎麽做的,當拓跋珪母子寄居獨孤部的時候,他時常救濟幫助,沒有人能比得上。在拓跋珪危難之時,他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送信。

當年劉顯要殺拓跋珪,梁六眷讓穆崇通風報信,知道劉顯會疑心是他走漏風聲,臨行前對穆崇說:“劉顯日後肯定會疑心我,你一定不要泄密,現在騎上我的駿馬,把我心愛的女人一起帶上。如果劉顯懷疑到我,你就說偷了我的馬,搶了我的女人畏罪逃跑。”

劉顯從七介山敗興而回以後,越想越不對勁,在駐地裏調查,發現梁六眷手下的奴才穆崇失蹤,並且梁六眷少了一匹駿馬。他聯想到梁六眷是什翼犍的外甥,又參與了此事,一定是他泄密。劉顯正要派人去抓,穆崇此時卻回來了,四處張揚說:“我看不慣梁六眷那副奴才樣,背主沽恩,忘記自己是代國的奴才。我奪他馬,搶他女人,看他能把我怎麽樣?”劉顯聽說後,又覺得梁六眷不會背叛自己,便不再深究此事。

穆崇大可和拓跋珪一道逃到賀蘭部去,遠無必要冒著兇險再回獨孤部。可他重“義”,對拓跋珪母子重“大義”,對梁六眷重“小義”,算得上俠義中人,義薄雲天。講義氣的人吃虧,但並非所有講義氣的人都吃虧。拓跋珪不是一個輕易被感動的人,穆崇義氣還是打動了那顆冰冷的心。穆崇日後參與策劃謀反,當時陷入極度瘋狂猜忌的拓跋珪殺死了弟弟,卻原諒了他。

當外甥於桓告訴穆崇,八家部落密謀抓捕拓跋珪時,穆崇卻大義滅親,連夜告密。拓跋珪臨危不亂,當機立斷,斬殺於桓等五人,對莫題等七家部落首領則全部原諒,並不追究。這一手顯示出他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誅殺主犯立威,從犯一概赦免來穩定各個部落的人心。

拓跋珪為防備聯盟內部的人繼續發難,率領諸部落向北翻越陰山,再次去依附賀蘭部。拓跋珪果然能屈能伸,先前和人家賀蘭部鬧得那麽不開心,這次居然扯下臉皮來再去。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以一個離心離德的部落聯盟去和拓跋窟咄、劉顯聯軍交戰又能有多少勝算。

拓跋珪第二個優點就是堅忍。堅持、不放棄,不到最後一刻不認輸。即使來到賀蘭部地盤,也指望不上賀蘭部會幫你出兵打仗,拓跋珪想到了中原帝國後燕。慕容燕國與拓跋魏國是姻親,拓跋珪是後燕國皇帝慕容垂的孫外甥,他的祖母是慕容垂的親妹妹。拓跋部的使者長孫賀和安同騎快馬入塞向後燕國求援,沒想到長孫賀半道投奔拓跋窟咄去了,安同歷經千辛萬苦從小路趕到後燕國新都中山城(今河北定州市)。

長孫賀之所以半路投奔拓跋窟咄,一方面出於對拓跋珪的輕視,另一方面他不認為慕容燕國會出兵幫助魏國,因為燕國的老皇帝慕容垂正忙於和黎陽的丁零人以及南方的東晉開仗,哪有閑工夫管草原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