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鮮卑第一帝(第4/5頁)

賀氏生來美貌,此時風韻猶存,酒量也不錯。男人和美麗的女子一起喝酒總是吃虧,何況和賀氏如此精明漂亮的女人呢?劉顯心中有事,鶯呢燕語之中耳紅眼熱已然大醉。

一陣馬的嘶鳴、人群的喧嘩聲把劉顯從夢中驚醒,擡頭一看,黎明的晨曦透過氈帳的窗口射進來,氈帳外嘈雜不休。

劉顯雙目蒙眬地問道:“怎麽回事?”

帳外的親兵回道:“大人,馬廄裏的馬驚了,賀夫人正在外面哭呢。”

劉顯這才想起昨夜在賀氏處飲酒,醉了被扶到一處帳篷裏睡下。不待他多想,外面吵鬧得厲害,劉顯披上衣服走到帳外。

氈帳外圍滿人,賀氏正在那裏哭哭啼啼。見劉顯出來,賀氏哭得更兇,眼淚斷線珠子一般滾落下來,沖劉顯訴道:“適才我的兒子還在此處,怎麽一會兒的工夫就不見了,你們誰把他殺了,我苦命的兒子呀!”賀氏悲悲切切啼哭不休,把個劉顯弄得糊裏糊塗,心道:“這麽說,拓跋珪夜裏回來了,不見了?不行,快追!”

劉顯想要去追,又見圍觀的人多是拓跋部眾。遊牧民族住穹廬,就是帳篷,現在的蒙古包,四下都是開放的,不像漢人們圈墻住。

四處趕來的牧民們黑壓壓地聚了一片。劉顯不想失去拓跋鮮卑人支持,如此情況,不好再四下搜尋拓跋珪。思前想後無計可施,劉顯只好辯白非他所為,假惺惺勸解賀氏:“舅母,你別傷心,拓跋兄弟是不是有什麽事自己出去了,再派人找找。若說我的手下想害拓跋兄弟那不可能,我與拓跋珪是兄弟,若誰有這個膽子,看我不剝了他的皮。”

此事原本是賀氏故意讓人驚馬演的一出戲,目的就是不讓劉顯再去追自己的兒子,見劉顯出面說話也就借台階下,止住悲聲道:“既如此,我再派人找找,珪兒沒福,只可惜辜負你的一片心意。”

賀氏這個女人不尋常,聰明,有識見,不愧為部落首領的女兒,不愧為代國兩位王子的王後。她非但把你拖住,分不開身,還要讓你不能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劉顯中了賀氏的計策,拓跋珪等人安全逃到賀蘭部的聚居地大寧。與拓跋珪一道逃亡的有一批忠於拓跋珪母子的原代國勢力,這批人後來成為北魏開國功臣,史稱“元從二十一人”。

賀蘭部也是匈奴人,他們容得下拓跋珪嗎?

肆 賀蘭匈奴

賀蘭部是匈奴的一個部落,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匈奴人,是由匈奴人與高車諸部(關於高車族將在後面詳談)雜居共處繁衍生息而來。賀蘭部非常強大,許多高車部落與它結盟。

代國時,賀蘭部與孤獨部同為拓跋部的附屬部落。拓跋部非常注重與賀蘭部的關系,時有政治聯姻。拓跋部首領拓跋郁律曾嫁女賀蘭部首領賀紇。賀蘭部傳到賀野幹時,他娶什翼犍的女兒遼西公主為妻並生下賀訥和賀氏,隨後親上加親,賀氏又嫁給什翼犍的兒子拓跋寔。論起來,舅舅娶了外甥女,可見拓跋部的倫理關系和草原其他民族一樣非常混亂。總之,拓跋部依靠通婚融合加強血緣關系,逐漸發展壯大。

代亡後,賀訥接管賀蘭部落。賀蘭部雖然名義上歸劉庫仁統轄,實際是我行我素,儼然一個獨立王國。天王苻堅拿出對付草原民族的傳統辦法,封賀訥為將軍。遊牧民族沒有定居點,逐水草而居,賀蘭部早已遠離賀蘭山,來到陰山以北、西拉木倫河以西的草原上,聚居在大寧,即今天的內蒙赤峰一帶。

隨著宗主國前秦戰敗,劉庫仁被殺,賀訥感到稱霸草原的機會降臨,於是起兵攻打獨孤部。兩大匈奴部落之間的戰爭,以賀蘭部失敗而告終。正在他懊喪不已的時候,拓跋珪到來了。賀訥非常高興,隆重歡迎,並當面恭維拓跋珪說:“復國之後,當念老臣!”賀訥說這句話並非真心實意,不過是試探一下。從賀蘭部意欲占領代北(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帶)可以看出,賀訥有稱霸草原雄心。

不管賀訥出於什麽目的,我們這位心氣高傲的十六歲少年拓跋珪卻笑道:“果真像舅舅說的那樣,外甥怎麽敢忘記呢?”賀訥再沒什麽表示。拓跋珪的盛氣淩人和招搖引起賀蘭部眾的不滿,為什麽非你拓跋部才可以做草原主人呢?我們大匈奴才是草原和大漠真正的主人。

以賀訥弟弟賀染幹為首的一部分賀蘭貴族開始謀劃除掉拓跋珪,賀訥和賀染幹不是一母所生,恐怕賀訥未必同意。因為賀訥是什翼犍之女遼西公主所生,拓跋珪的親舅舅。要殺拓跋珪,不能讓遼西公主和賀訥知道,最好是暗殺。

為什麽草原上強大的部族均欲置拓跋珪於死地呢?拓跋部自首領拓跋力微建立代國開始,歷經八王之亂、五胡之亂,一直雄霸匈奴故地,經營草原近一個半世紀,通過互相聯姻成為塞北草原最大的一支力量。雖說代國被前秦國滅亡,但根基雄厚,勢力仍在,精神不散。其他部族想奪取草原霸權,絕對繞不開拓跋部這堵墻。拓跋珪是拓跋部的魂,是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