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靠山王(第3/3頁)

一聽是那位擊退吐谷渾大汗的張將軍,富貴和趙氏都高興的臉色通紅。白冶利營地裏有不少的漢人奴隸,在營地裏一直流傳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上次吐谷渾最後撤退,是因為有一個張大將軍擊敗了吐谷渾大汗。

對於這位張大將軍,漢人奴隸們有各種各樣的傳言,傳說中,這位張大將軍已經八十多歲了,據說是西魏時的一員大將,本來早就隱居不出。上次吐谷渾入侵隴西,京中空虛,朝廷大軍都在北方與突厥打戰,另一部份也調去江淮平亂了。危急之時,皇帝想到了這位張老將軍。

聽說當今皇帝的祖父,當年西魏的八柱國之一的李虎,曾經還是這位張老將軍的上司。這位張老將軍曾經是李虎的親衛隊正。

皇帝親自請這位張老將軍出山,讓他掛帥出征,救援秦王。於是這位張老將軍,只帶了幾千關中少年,就一路往隴西行軍。

路上,連滅了數路黨項羌軍,最終一路殺到了隴西城下。

張老將軍提一把大刀,單騎來到吐谷渾陣前,向慕容伏允叫戰。大汗慕容伏允連派八員大將,結果都被張老將軍砍於陣前。

慕容伏允大驚,不敢再戰,於是退避三舍,最終退兵而去。

這些傳說越傳越神,甚至到了後來,還有人傳說這位張老將軍還曾經助大隋奪得天下,被隋文帝尊為靠山王雲雲。

張老將軍在這些被俘漢民的心中,那就是他們救苦救難的菩薩,是神,是希望。

聽說張老將軍來了,富貴他們興奮的眼睛都放光。

“終於有救了麽!”

趙氏高興的跪在地上,合十做揖。

天空中最後一線陽光,被暮色吞沒。

天空陰沉。

赤水河邊,兩軍對壘。

一邊,是以張家帥旗為首的大唐一萬兵馬,前後左右四軍。

另一邊,是冶利六部,擁有六萬人馬,兩萬部落騎兵,另外四萬扈從。

冶利把所有的青壯都召集起來了,雖然六部還擁有近二十萬人口,但六萬青壯也是他們的極限。

河西。

冶利部白色大旗下,一群冶利騎士立馬眺望。

冶利真頂盔貫甲,面色沉重。

他身後是六萬騎,鋪天蓋地的騎士,可不知為何,以六萬對一萬,他居然心裏很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