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三日月之誓(第3/10頁)

關於安土城的結構,太田一牛曾於書中詳細記載,此處不再贅述。和以往修建城池,側重於易守難攻的天然要害處相比,安土城更注重新兵器鐵炮等的防護。信長命人從觀音寺山、長命寺山、長光寺山、伊場山等地運來整塊的巨石,將安土城修得墻高壁厚,猶如銅墻鐵壁一般。

安土城修建過程中,在注重防禦作用的同時,信長為顯示自己的威勢,對外觀也有極高要求。安土城外表誠如太田一牛書中所言:“取四方景氣之精髓,采古今中西之靈華……將軍府中,金碧輝煌,玉石琉璃,琳瑯滿目……城內美景佳色舉不勝舉,置身其中如入瓊瑤仙境。”充分顯示出天下王者的霸氣。

城內最深密處建有神殿,裏面貢著一塊名為“盤山石”的怪石。信長曾對家內諸臣說過:此石乃自己的化身,而自己則是神的化身。

甫洛易斯在書簡中寫道:“他(信長)的事業發展迅速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幾乎每天都在變化,一天比一天變得強大。統一天下,成為全日本的專制君主,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野心。他要將自己變成巴比倫王一樣的偉大人物,企圖讓天下萬民都像崇拜上帝一樣崇敬他。”

雖然信長前年於長筱之戰中擊敗了最大的強敵武田軍團,向天下統一的王道又邁進了一大步。但自從天正四年,慘敗於支援石山本願寺的毛利水軍和紀州雜賀眾的鐵炮集團後,形勢對他並不是十分有利。

天正四年十一月,鹿介跟隨秀吉,在安土城謁見了信長。其時安土城的修建工作連一半都沒有完成,信長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會見他。

擊敗武田軍團後,信長開始全力以赴,為自己統一天下的霸業開辟新道路。

“攻打毛利的事情就不要再說了,告訴令主不要太著急。放心好了,解決掉本願寺這個大麻煩,下一個目標當然就是毛利咯!”信長早就料到鹿介此行的目的,自己先說了出來。

織田軍大敗於毛利水軍後,秀吉和鹿介心中都焦慮萬分。此次謁見前,秀吉曾告誡鹿介:一定注意—千萬不要提及曾經的支援承諾,萬不可使信長惱羞成怒,否則必將前功盡棄!

對鹿介而言,他巴不得信長早日消滅本願寺敵對勢力,將矛頭盡快指向毛利。

陸戰線不期而遇

此前稍早時期,秀吉欲染指北陸,同上杉謙信間的對立急劇尖銳。他派軍出兵北陸,打算趁機教訓一下謙信。孰料幾乎正在同時,信長也派柴田勝家為總大將,率瀧川、丹羽、佐佐木等家中宿將一同領兵進軍北陸。

秀吉部隊同勝家部隊在北陸戰線不期而遇,雙方都大吃一驚。雖然秀吉急令部隊火速撤軍,但這已經足以使信長惱火萬分了。光憑這件事,此次謁見就不敢有一點疏忽。萬一出個閃失,搞不好就會被信長當場勒令切腹自盡。

之所以讓鹿介陪同有兩個原因:1,鹿介忠勇的大名列國皆知,信長想必也早已有所耳聞;2,最重要的一點,秀吉算準不遠的將來,織田軍勢必和毛利家之間會有一場惡戰,屆時鹿介的作用絕對不可低估。

先前同毛利水軍一戰,織田軍中唯一的水上部隊九鬼水軍幾乎全軍覆沒,信長現在急欲組建一支強大的水上部隊,而鹿介正是最佳的領導人選。為使信長能盡快消火,不再計較自己此前出兵北陸的魯莽,秀吉將鹿介作為對付毛利家的“新式武器”獻給了主公。

“你的大名,我可是早有耳聞哦。聽說你曾用微薄的兵力攻下鳥取城,甚至一直打到月山富田城附近呢。了不起,了不起呀!”雖是贊揚鹿介,信長的臉色卻是冷冰冰的。

然而這之後鳥取城被圍,鹿介等人為救助城內尼子家殘黨,不得不從富田城撤退。倘若信長能遵守承諾出兵救援,他們又怎麽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呢?秀吉生怕天性耿直的鹿介會忍不住出言責備信長違約,不斷向他暗使眼色。

“殿下盛名遠揚,今日承蒙賜見實乃小人畢生榮幸。小人代表家主,恭祝殿下聖體康健,壽與天齊。”鹿介若無其事地鄭重寒暄道。

信長臉色大為好轉,他笑著說道:

“你的事我記著呢,不要急,先在安土城內到處逛逛,好好玩一下吧!”

信長當然記得給鹿介的承諾,但眼下當務之急,是盡快將石山本願寺的敵對勢力消滅幹凈。

對自認為神的化身的信長而言,本願寺那些不承認自己權威,憑借宗教信仰不惜身家性命誓死堅持抵抗的和尚和信徒們,遠比同自己一樣懷有野心統一天下的戰國群雄要可怕得多。他們是自己達成霸業的最大障礙,一定要全部斬草除根,趕盡殺絕。

誠如甫洛易斯在遞交本國報告書中所記載的那樣:“他(信長)變得愈發傲慢狂妄,希望眾人將自己當作不滅的神靈一樣崇拜尊敬。他(信長)命人在距離安土城不遠的山上修建了總見寺,裏面貢著自己的塑像,眾人甚至尊稱他為‘活佛’。”信長既然自認為神的化身,在他眼中,無論本願寺眾門徒還是其他日本宗教信徒,但凡不承認自己權威的,都被視作為異教徒。信長認為:對付異教徒唯一並且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