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章邯撐危局 五、少府章邯(第2/2頁)

周文軍退出函谷關以後,首都鹹陽的直接威脅解除,帝國朝廷和關中地區暫時安定下來。經過這次重大危機的教訓,二世朝廷充分認識到局勢的嚴重,迅速采取對策,傾其全力鎮壓叛亂。喘息始定的秦帝國,作出四項新的軍事部署:第一,全國進入戰時體制,實行軍事總動員;第二,以章邯為秦軍統帥,總理鎮壓叛亂的一切軍務;第三,加強關中地區的武備防守,緊急征調蜀漢關中兵增援章邯;四,屯駐長城沿線的北部軍和屯駐嶺南的南部軍內調,配合章邯軍鎮壓叛亂。

章邯擊退周文軍、收復函谷關以後,停止進軍,下令閉關自守,對停留在函谷關前曹陽一帶的周文軍采取守勢。章邯用兵,老成慎重。通過戲水之戰,他清楚地知道,楚軍在秦軍的攻擊下,並未潰散,只是暫時退出,眼下正集結在曹陽,隨時可能對函谷關發起新的進攻。戲水之戰,依靠的是中尉軍,而動用中尉軍,實是萬不得已。首都威脅解除後,中尉軍作為京師守備的核心,繼續屯駐關中,已經再次由朝廷直接掌控。眼前手中可以動用的部隊,多是武裝起來的驪山服役者和刑徒。臨時緊急之下,有中尉軍主力在,驅趕他們協力可以;單獨動用他們出關作戰,萬萬不可。眼下要緊的不是出擊進攻,而是防守爭取時間,火速動員和調動各地秦軍,就全面鎮壓叛亂作統一部署。

前面已經談到,統一天下後的秦帝國,軍事部署的重心移向南北兩邊疆,三十萬大軍屯駐北邊,五十萬軍民屯駐嶺南,關東空虛,關中削弱,成外重內輕的格局。陳勝、吳廣亂起,戰國六國復活,天下政局又回到戰國,重演秦與六國間的合縱連橫。秦帝國的軍事部署,必須馬上作新的安排。

在朝廷的緊急命令下,蜀漢關中地區的預備兵員首先被動員起來,編制成軍,源源不斷地匯集到章邯麾下。帝國的北部軍,也受命由章邯節制指揮,主力部分東向渡過黃河,進入太原上黨地區,堵截占領趙國地區的叛亂軍李良部隊和張黡部隊的進入;一部分由直道南下,編入章邯軍。遺憾的是,帝國的南部軍,由於楚地叛亂和道路阻塞,與朝廷完全失去聯絡,後來封閉邊境獨立,建立了南越王國,完全沒有介入秦末之亂當中,寫成另一段歷史,留待將來再來敘說。

章邯擊敗周文,迫使周文軍退出函谷關,是在二世元年九月。此後將近兩個月裏,章邯閉關堅守不出,暗地裏調兵遣將,全力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