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政變

這個被點燃憤怒的人就是安樂公主的異母兄長,當今的帝國儲君——太子李重俊。

中宗共有四個兒子,李重俊排行第三,非嫡非長,本來是沒有資格當太子的,可由於中宗長子李重潤早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因得罪二張而被武曌逼殺,次子李重福又在中宗復位之初遭韋後讒毀,被貶出東都,軟禁於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所以盡管中宗並不寵愛李重俊,可儲君的冠冕還是順理成章地落到了他的頭上。

表面上看,李重俊是幸運的,可實際上,他這個太子當得實在是夠窩囊。因為他不是韋後所生,所以韋後從不給他好臉色看;此外,大權獨攬的武三思對他這個“未來天子”也是頗為忌恨,一直在暗中排擠他;還有那個驕縱任性的安樂公主,更不把他當一回事,經常和駙馬武崇訓一起肆意淩辱他,還當面呼他為“奴”;而那個專掌詔命的宮中女官上官婉兒,則時常利用手中的權力推尊武氏一黨,這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他這個當朝儲君構成了威脅。

如此種種,無不讓李重俊感到深深的孤獨,更讓他感到了強烈的恐懼。因為這些人都是當今大唐帝國最有權勢的人,並且還在處心積慮地向更高的權力巔峰邁進,而李重俊的太子身份則使他不可避免地成了他(她)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因而也就必然成為他(她)們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所以,與其說這頂儲君的冠冕象征著地位和榮耀,還不如說它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魔咒。從它戴在李重俊頭上的那一刻起,李重俊就感覺自己被一片莫名而可怕的陰影籠罩住了,因而食不甘味,寢不安枕,整天都活得戰戰兢兢。

隨著武韋一黨的權力越來越大,李重俊也越來越強烈地預感到——自己遲早有一天會被這些人廢掉,甚至死在這些人手上。

而當安樂公主公然向中宗提出立她為“皇太女”時,李重俊更是被一種末日將臨的恐慌徹底攫住了。雖然中宗拒絕了安樂公主的要求,但這並不等於她會從此善罷甘休。據李重俊所知,駙馬武崇訓天天都在慫恿安樂公主,讓她想辦法迫使中宗廢黜太子。照此情形發展下去,無論安樂公主最後能不能當上皇太女,李重俊今後的日子都絕對不會好過。

怎麽辦?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

李重俊聽見自己內心有一個憤怒而絕望的聲音在喊——不!

與其這樣無所作為,任人宰割,還不如鋌而走險,拼個魚死網破!

決心已定,李重俊開始尋找同盟。

他首先找到了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此人是神龍政變的主要功臣之一,當初就是因為他在軍事上提供了強大的助力,才保證了政變的成功。可是這幾年來,以張柬之為首的功臣集團卻被武三思鏟除殆盡,神龍政變的勝利果實也輕而易舉地落入武三思手中,這一切,無不讓李多祚感到義憤填膺。雖然他暫時還沒有被武三思列入打擊範圍,但是唇亡齒寒的憂懼卻時刻纏繞著他,讓他惶惶不可終日。所以,當太子李重俊暗中找到他,向他提出發動政變,誅殺武氏一黨的計劃時,李多祚當即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李重俊找到的第二個人是成王李千裏。他是吳王李恪之子,時任左金吾大將軍。當年武曌篡唐時,李唐宗室遭遇了滅頂之災,李千裏是少數劫後余生的親王之一。神龍政變後,李千裏和其他碩果僅存的宗室親王一樣,以為可以重見天日,揚眉吐氣了,沒想到武氏一黨轉眼又把持了朝政大權。現在的大唐江山表面上雖然是李家的,但真正的幕後推手卻是武三思和他的姘頭韋後。這樣的局面對殘存的李唐宗室而言,顯然是極大的威脅。因此,對武氏一黨的共同憤恨讓成王李千裏和太子李重俊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經過幾次試探性的接觸之後,雙方迅速達成了共識。他們決定並肩作戰——為了消滅共同的敵人,為了贏得一個更安全、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而拼死一戰!

除了李多祚和李千裏這兩個手握禁軍的大將外,參與政變計劃的人還有李多祚的部將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祎之、沙吒忠義,以及李多祚的女婿野呼利、李千裏的兒子天水王李禧等。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這樣的陣容無疑是強大的。然而,一場政變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單純取決於軍事力量的大小。換句話說,在政治的角鬥場上,拳頭固然重要,但是比拳頭更重要的卻是頭腦。可惜在這一點上,李重俊和他的戰友們顯然都有些認識不足。

參與政變的人員確定後,李重俊等人開始制訂行動計劃。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李重俊、李多祚率領,直撲武三思宅邸,一舉消滅這個最主要的敵人;另一路由李千裏父子率領,分兵把守太極宮的各座宮門,封鎖宮廷內外的交通。待誅殺武三思後,第一路人馬迅速回頭攻進內廷,捕殺上官婉兒;第二路人馬則殺入朝堂,鏟除武三思在朝中的黨羽(兵部尚書宗楚客、左衛將軍紀處訥等人),最後再與太子合兵一處,徹底控制整個太極宮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