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成了皇位接班人(第3/3頁)

在這場險象環生的政治博弈中,李治的年輕、幼稚和仁厚,不但不是一種劣勢,反而變成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個結果真是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正應了那句老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未來的唐高宗李治,就是歷史老兒陰差陽錯選中的這個漁翁。

李治繼任儲君的三天後,李世民在第一時間就給他安排了一個極為可觀的輔臣團隊。

這是一個超豪華的明星陣容——長孫無忌任太子太師,房玄齡任太子太傅,蕭瑀任太子太保,李世勣任太子詹事;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太子詹事於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太子賓客。

一口氣把這麽多股肱重臣全部派到東宮當老師,足見李世民對李治的期望之高。同時,此舉也等於是向天下人表明——經過這麽多風波之後,皇帝最後敲定的這個儲君就是鐵板釘釘的未來天子,任何人也別想再打奪嫡的主意!

數日後,李世民頒下了一道貶黜魏王的詔書,字裏行間交織著一個父親的愛與痛以及一個帝王的無奈和義憤。

朕聞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愛敬罔極,莫重乎君親。是故為臣貴於盡忠,虧之者有罰;為子在於行孝,違之者必誅。大則肆諸市朝,小則終貽黜辱……魏王泰,朕之愛子,實所鐘心。幼而聰令,頗好文學,恩遇極於崇重,爵位逾於寵章。不思聖哲之誡,自構驕僭之咎;惑讒諛之言,信離間之說。以承乾雖居長嫡,久纏疴恙,潛有代宗之望,靡思孝義之則。承乾懼其淩奪,泰亦日增猜阻,爭結朝士,競引兇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親戚之內,分為朋黨。朕志存公道,義在無偏,彰厥巨釁,兩從廢黜。非惟作則四海,亦乃貽範百代!(《舊唐書·濮王泰傳》)

在詔書的最後,李世民下令解除了李泰的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等一應職務,降爵為東萊郡王。原魏王府的官員,凡屬李泰親信者全部流放嶺南;杜楚客論罪當死,但以其兄杜如晦之功而被赦免,廢為庶人。

不久後,李世民又改封李泰為順陽王,將其遷出長安,徙居均州的鄖鄉縣(今湖北鄖縣)。名曰改封,實則與流放無異。

對於這個兒子,李世民一直深感痛惜。時隔數年後,當李世民看著李泰從均州給他上呈的表章時,憐惜和鐘愛之情仍舊溢於言表。他對侍臣們說:“泰文辭美麗,豈非才士!我中心念泰,卿等所知。但社稷之計,斷割恩寵,責其居外者,亦是兩全也。”(《舊唐書·濮王泰傳》)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泰被進封為濮王,政治待遇略有提升。高宗李治即位後,又特準李泰開府置官,並賞賜給他大量錢物。

可是,無論李世民和李治在事後如何刻意彌補,終究無法改變李泰在政治上蹉跌失意的事實。

對於一個把政治地位看得高於一切的人來說,政治生命的過早終結無異於提前宣告了他的死亡。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郁郁不得志的李泰卒於鄖鄉,年僅三十三歲。

到死,他也沒能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