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成了皇位接班人

上面這一幕是貞觀十七年這場易儲風波中最耐人尋味的一組鏡頭。

首先,李世民第一句話中為什麽會提到“三子一弟”?“三子”當然是指他的三個嫡子:李承乾、李泰、李治,而“一弟”是指李元昌。在這四個人中,李承乾和李元昌有謀反計劃,李泰有奪嫡陰謀,他們的所作所為讓李世民為之心痛,這很好理解,可李治是一個少有的“乖乖兒”,從頭到尾什麽壞事也沒幹,李世民為什麽把他也數落在內了呢?

其次,李世民為什麽會一反常態,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殺舉動?還有,最後表態的時候,李世民為什麽會對李治說“汝舅許汝”,而不是說“我許汝”?作為一個以英明神武著稱的有為帝王,李世民的言行為何變得如此反常而無奈?這其中除了親情的困擾之外,是否還有別的因素在作祟,比如某種強大的政治因素?

最後,李泰和李治都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可在這場儲位之爭中,長孫無忌為什麽自始至終反對李泰而力挺李治?他如此偏袒李治,難道僅僅是因為李治仁厚,更適合當一個守成之君嗎?除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長孫無忌是否還有別的更深層的動機?

只有深入解讀上述問題,找出合理的答案,我們才能讀懂李世民真實的內心,也才能讀懂貞觀後期的政治。

很顯然,大唐帝國的儲君桂冠最終之所以落在李治頭上,關鍵就在於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為什麽不選擇李泰?

原因很簡單,李泰表現得太過強勢了。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泰已經二十四歲,是一個生活閱歷和政治經驗都已相對豐富的成年人,擁有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和政治理念,所以他才會在所謂的禮制問題上屢屢向那些元勛老臣叫板,目的就是借此樹立個人的政治威信。其次,他早已在朝中打造了一個不可小覷的勢力集團,其中多有元勛子弟,如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紹之子柴令武、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等。可想而知,假如由李泰繼承皇位,這幫少壯派就成了擁立新君的首功之臣,而像長孫無忌這樣的前朝老臣到時候就只能乖乖地卷鋪蓋回家,所以長孫無忌必定要反對李泰。

而長孫無忌之所以堅決擁立李治,就在於李治年齡小,性格柔弱,易於掌控。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當一個外戚極力擁護一個幼主繼承皇位的時候,毋庸諱言,其原因就是這個外戚試圖在日後掌握朝政大權。

長孫無忌擁立李治的深層動機正在於此!

在力挺李治的代表人物中,除了長孫無忌外還有一個就是禇遂良。

禇遂良是當年秦王府學士禇亮之子,屬於貞觀政壇的後起之秀,歷任秘書郎、起居郎等職,時任諫議大夫。雖然他資歷較淺、官階不高,但卻因忠直敢言而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賞識。魏徵去世後,禇遂良更是滿朝文武中繼其遺風、敢於犯顏直諫的第一人,所以到了貞觀十七年,他實際上已經成為李世民最為信任的股肱重臣之一。對此,朝野上下的人們都看在眼裏。他們心裏都很清楚,此人的政治前程不可限量。

長孫無忌和禇遂良都是當面站出來力挺李治的。除了他們之外,在擁護李治的集團中,還有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第三號人物,也在其中發揮了看似無形但卻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李世勣。

李世勣怎麽會和晉王李治扯上關系呢?

說來話長。早在貞觀七年,年僅六歲的李治就被授予並州大都督一職,這麽小的毛孩子當然不可能實際到任,因此只能“遙領”。而負責代替李治行使職權的人就是李世勣。他當時的職務是並州大都督府長史。所以嚴格說來,李世勣算得上是晉王李治的“故吏”。他在並州取得的政績,既是他自己的,也可以算是李治的,因而從一定程度上說,他們二者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在這場儲位之爭中,李世勣毫無疑問是站在晉王這邊的,所以他才會出現在這次內定儲君的核心會議中。

眾所周知,李世勣是初唐名將、開國功臣,他在並州任內治理邊務十幾年,曾被李世民盛贊為“國之長城”,所以貞觀十五年便被調入朝中擔任兵部尚書。到了貞觀十七年,大唐的開國名將逐漸凋零——如李靖已七十多歲,早已致仕;尉遲敬德也於貞觀十六年淡出現實政治;而侯君集又在此次儲君危機中因謀反被誅……在此情況下,李世勣作為帝國屈指可數的軍事棟梁,其政治地位自然非常人可比。

綜上所述,李治背後的這三個帝國大佬可以稱得上一個典型的“鐵三角”——長孫無忌是元勛老臣的代表;禇遂良是政治新秀的代表;而李世勣則是軍方人物的代表。面對如此強大的政治力量,李世民又豈能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