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抗戰後期,延安先後來了兩個訪問團。一個是中外記者考察團,一個是國民參政員訪問團。在此之前,重慶國民政府對延安陜甘寧邊區一直進行封鎖。194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史迪威中將到中國,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等職。史迪威到重慶後,目睹國民黨政府的腐敗,認為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的新興力量,恢復了與陜甘寧邊區的聯系。中外記者紛紛要求到延安采訪,1944年6月,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組織一批中外記者來延安采訪。

這是一個向中外展示陜甘寧邊區紅色根據地的絕好機會,中共中央對此非常重視。周恩來副主席召集參加接待的同志開會,周密布置。周恩來提出了“宣傳出去,爭取過來”的工作方針,還指出:這次我們的工作重點,應放在外國記者身上。外國記者中又要更加重視對史坦因、福爾曼等人的工作。史坦因是位很有政治見解、有活動能力的記者,他在蘇聯多年,後被當作“托派”趕了出來。但是他在中國多年,我們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麽托派活動。福爾曼是美國人,為人比較正直、單純,政治上對國共兩黨也無明顯偏見。至於帶領中外記者來的國民黨人員,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對他們要強調宣傳堅持抗日、堅持民主、堅持團結,防止他們挑撥,並打破他們的控制。

記者團於1944年6月9日到達延安。領隊的是國民黨外事局副局長謝寶樵、新聞檢查局副局長鄧友德。記者有: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史坦因,美國《時代》雜志、《紐約時報》的愛潑斯坦,合眾社、倫敦《泰晤士報》的福爾曼(他到過延安,認識賀龍同志),路透社、《多蘭多明星周刊》的武道,美國《天主教信號》雜志、中國通訊的夏南漢神父及蘇聯塔斯社的普金科。

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政府熱情地接待了記者訪問團。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分別會見了他們,向他們介紹了中共的抗日主張和成就、陜甘寧邊區的民主政治和經濟建設,並回答了他們的問題。這些記者采訪時,感受到延安清新的政治空氣和共產黨廉潔奮鬥的作風,產生了深入考察的願望和興趣。國民黨政府的領隊起初盡量控制記者,一切活動都集體行動,限制記者的個人自由。史坦因率先沖破封鎖,在我方的安排下單獨會見了毛澤東。隨後記者們紛紛仿效,他們沿途考察了我黨政機關的工作情況和人民群眾努力生產、支援抗戰的情況,給他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7月12日,中國記者離開延安回到重慶,但外國記者都不走,他們繼續到山西根據地和抗日前線采訪,耳聞目睹了更多的中共領導人民抗戰的事實。

中國記者們回到重慶,在報上或私下如實地介紹了他們在陜甘寧根據地的所見所聞。《新民報》記者趙超構公開出版了《延安一月》,比較客觀而有技巧地介紹了他在延安訪問參觀的所得和感受。特別是“毛澤東訪問記”一章,筆調客觀、生動、含蓄,寥寥幾筆寫活了毛澤東的形象,說明了毛澤東受到人民擁護的原因。在國民黨特務控制下的重慶,可以說是“透露出一線新民主主義新中國一角的曙光”了。

外國記者返回大後方和本國後,以翔實的筆調大量宣傳延安和解放區欣欣向榮的面貌和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戰績。福爾曼1945年在美國出版了一本《紅色中國的報道》,引起了普遍關注。史坦因寫了《紅色中國的挑戰》,1946年在美國出版。他還寫過《中國共產黨與解放區》等文章,在美國、英國的報刊上發表。愛潑斯坦給《紐約時報》和《時代》雜志寫過不少文章,告訴人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是中國的希望之所在。他又寫了《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一書,1951年在美國出版。總之,中外記者團的延安之行,沖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將中國共產黨、八路軍和抗日根據地的真實情況,宣傳到了大後方和世界許多國家,對大後方人民以及美英盟國政府重新認識中共,起了一定的作用。史迪威將軍一再表示對八路軍的支持,1944年8月,美軍派觀察組長駐延安,溝通與盟軍及大後方的聯絡。1944年9月赫爾利來華擔任美國駐中國大使,曾奔走於延安和重慶之間,與毛主席、周恩來分別會談,表示支持中共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並迫使蔣介石在政治上作出讓步。

然而,國民黨和蔣介石拒不接受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意見。1945年5月,國民黨“六大”決定召開以國民黨為主的“國民大會”,排斥中共和民主黨派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在這種形勢下,中共中央於1945年6月16日發表聲明,宣布不參加即將召開的國民參政會。國共兩黨的尖銳對立和鬥爭,引起了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憂慮。他們對國民黨政府還抱有幻想,希望中共作出讓步,以求兩黨通過商談解決矛盾,團結抗戰。蔣介石也希望有人出來幫他遊說,促使共產黨人出席參政會。國民參政會中的六位參政員褚輔成、黃炎培等於1945年7月1日飛抵延安,與毛澤東、周恩來等會談,陳述他們的願望。雙方談了兩天,態度坦率、誠懇。各抒己見,共商國是。六位參政員談了他們來延安的目的、對國際國內的形勢的看法、對國共合作的建議等。當他們談到國共雙方商談的門沒有關閉時,毛主席風趣地說:“雙方的門沒有關,但門外有一塊絆腳的大石頭擋住了,這塊大石頭就是國民大會。”對此,雙方的看法倒是十分接近。最後通過的會談紀要主要有兩點:①停止國民大會進行,②召開政治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