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態度克制,毛澤東批示“不要貪小便宜”

獲悉解放軍進攻一江山島的消息,蔣介石迅速通過外交途徑與美國政府聯系,探詢美方對此事件的反應。他指出:美國第七艦隊原來在大陳周圍的海、空區域內巡邏,但自從1月10日共軍轟炸大陳以來,第七艦隊甚至沒有一艘軍艦或一架飛機敢於靠近大陳島,這使人難以理解,所以要盡快弄清美國政府的真實意圖,究竟是應該固守還是要放棄這些島嶼。

美國政府基於遠東戰略的考慮,不願卷入中國沿海島嶼戰爭,避免與新中國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1月19日上午,艾森豪威爾總統召集杜勒斯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德福討論大陳島局勢,向台灣提出三點建議:①鼓勵國民黨從大陳島以及除金門以外的其他沿海島嶼撤退。②美國將提供海、空掩護,以便撤退行動有序進行。③美國將協助國民黨防守金門。

得知美國政府要求台灣從大陳撤退,蔣介石憤怒至極又無可奈何,21日他只得下令從大陳撤軍。美國政府又作出姿態,表示在必要的時候將動用武裝部隊,以保衛台灣和澎湖列島的安全。1月22日下午,杜勒斯國務卿密電美國駐蘇大使館,指示與蘇聯政府接觸,向中國方面轉達美國幫助國民黨從大陳島撤退的計劃。只要中共克制軍事行動,就有可能結束台灣海峽的敵對沖突。另一方面,由新西蘭出面,在聯合國安理會提議國共雙方停火,由聯合國斡旋談判。

在沒有得到蘇聯的通報之前,中共中央認為美國政府的言論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和戰爭恐嚇。24日晚,毛澤東召集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第二天以周恩來總理的名義發表聲明,不接受美國和聯合國提出的停火建議,嚴正指出:“為了保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美國的一切武裝力量必須從台灣和台灣海峽撤走。”

接到蘇聯通報後,中共中央掌握了美國的立場。周恩來答復聯合國停火建議的電報中,沒有關閉與美國對話的大門。他表示:“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是美國造成的。如果世界各國要和緩這個地區的緊張局勢,就應該去勸美國。在這一點上,中國是不拒絕同美國談判的。”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向美國表達和平解決爭端的建議。

美國一方面在聯合國揮舞橄欖枝,另一方面又對新中國發出戰爭恐嚇。1月29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授權美國總統“在他認為對確保和保護台灣和澎湖列島不受武裝進攻的具體目標是必要的之後,使用美國武裝部隊”。同時,美國第七艦隊的主力也向台灣海峽和浙東海面集結。

在這個嚴峻時刻,如果任何一方堅決要打,大陳海域都將出現嚴重局面,但中、美、蔣三方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克制的態度。1月21日彭德懷主持臨時軍委會議,討論浙東戰局,認為下一步可打披山島,然後攻南麂山島。浙東前線三軍部隊乘著攻克一江山島的高昂士氣,積極準備攻打大陳島。前線將士躍躍欲戰,毛澤東卻十分冷靜。當彭德懷報告攻克一江山島僅3個小時即結束戰鬥時,毛澤東說:“這在軍事上是個勝利,但從政治上考慮,其影響與後果如何,還要觀察。”2月1日,海軍司令部向軍委請示使用海岸炮兵打擊大陳之敵。2日毛澤東批示:“在蔣軍撤退時,無論有無美(艦),均不向港口及靠近港口一帶射擊。即是說,讓敵人安全撤走,不要貪這點小便宜。”於是,浙東前指撤銷了繼續攻擊大陳之敵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