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上海城(第3/7頁)

“日本……”維多猛地挺起胸口,抱著胳膊。

小刀會預定中秋起義,實際上略微提前了。小刀會並非“閃電式”的起義,他們老早就在到處嚷嚷了,是以人們不在意它反不反,而在意它什麽時候反。

這期間官府采取了什麽措施呢?小刀會一旦起義,必將如暴風驟雨,官府對此是一清二楚的。道員吳健章和上海知縣袁祖德等人在街上張貼告示,說什麽“速散會解黨,改惡從善”。當然,這不過是一紙空文。袁知縣最後忍無可忍,指揮數百官兵逮捕了十七名行為過火的小刀會成員。接著,閩董李仙雲立即到了縣衙門口。

“你們做出這樣的事,叫我實在為難,我已無法盡到閩董的責任,我決定辭職。這事後果如何,我就不管了。”李仙雲帶著半威脅的口吻說道。

“我也不想抓人。”知縣道,“但他們太過分了,你身為閩董,若不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制止,我不好辦啊!”

“我已做了最大努力,情況仍是如此,我一旦辭職,將來情況如何,您等著瞧吧。”

“不,您不要急嘛!”袁知縣驚慌。政府與民間,一向有著閩董、粵董這些人起著橋梁作用。沒有這些人,官府只能與民間直接接觸,那便必然會引起混亂。民間勢力難把控,縣政府根本沒能力同他們周旋,這情況,知縣自然十分了解。

“急也好,不急也好,要是不放那十七個人,我只好辭職了,不知繼任者如何應付,但願能有人來承擔。”

知縣無可奈何,即日釋放了那十七名小刀會成員。

“警察局”的長官毛捕頭是個頑固派,他一聽說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抓來的人這麽快就放了,當然心頭火起。他給自己轄下各部門分發了會黨花名冊,通知他們一旦逮捕到名冊中的人,立即處死。小刀會基本都是公開活動,要想抓捕幹部並非難事。但只要照章辦事的官兵抓住了一個頭目,立即便會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上寫:若不放人,要你性命。這些官兵捕快自然嚇得臉色大變,趕忙放了人。後來,人們在垃圾堆裏發現了渾身是血的毛捕頭。毛捕頭好不容易保住了一條命,回鄉療養,從此沒再露過面。上海也再沒有哪個大膽的官吏敢逮捕小刀會的人了。

“目前騷動的根本原因不外乎失業問題,若能給他們提供工作,騷動自會平息。給他們糧餉,把他們編入團練,正是一舉兩得之法。資金我們想辦法籌措。”閩董李仙雲和粵董李少卿向吳健章提議。

“可以。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吳健章表示同意。紳商們決定每年籌措三萬兩白銀的經費。雖說此計確實是良方,但小刀會人數比預想的要多得多,三萬兩白銀可以說是杯水車薪,真正分攤到每人手中的微不足道。所以現狀基本上沒變。

八月三日,周立春起義,占領了嘉定,貼出了“安民告示”,告示結尾提出了八條規則:

一、漏泄軍機者斬

二、行伍不整者斬

三、奸淫婦女者斬

四、妖言惑眾者斬

五、阻隔運糧者斬

六、探聽軍機者斬

七、私藏逃匿者斬

八、畏葸不前者斬

嘉定縣衙被起義軍搗毀,知縣馮翰出逃。

該來的終於來了。

“要紅布,把大紅布全部拿出來。”新妹在布店裏買布。

“紅布?辦喜事嗎?”掌櫃反問。

“別多問,給我紅布就行。”新妹又說了一遍。

“需要多少?”

“我不是說了嗎,全部!”

“要全部,可是……”掌櫃不安地朝後面看了一眼。

這店鋪也和其他店鋪一樣,老板全家早已跑到城外避難去了,留下這掌櫃的看守店面。當時,除金順記那樣的貿易商行,其他上海商店,不分行業,店裏從不存放貨物,這家店裏的高級商品也大多被疏散到別處去了。

“那麽,你有多少?”

“紅布十八匹。”

“全給我吧。”新妹也不問價錢,回頭看了看,店鋪前停著一輛車,車旁一個漢子大搖大擺走了進來。

“付完款,把它搬走。”新妹對那漢子道。

這漢子胖墩墩,三十歲上下,目光炯炯,下巴上有顆大黑痣。他高聲問:“多少錢?”

“是……”掌櫃一下子畏縮起來。

“你說多少就多少,不過若不實在,後果可是很嚴重的……”那漢子伸出下巴。

“是,按進價賞個本兒吧,這是小店的進貨賬。”掌櫃取出一本厚厚的進貨賬簿,在那漢子面前打開。掌櫃已意識到買主定是小刀會。上海城遲早要落入小刀會手中。掌櫃從鄉下來上海已快六年,自然知道上海官府不可能鎮壓小刀會,待其奪取上海後,凡阻礙、欺騙過他們的人定會受到嚴厲報復,是以這掌櫃直接拿出進貨賬簿,以證明自己絕不會從中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