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突圍(第4/7頁)

“剛才看到了焦亮,他來做什麽?”李新妹問道。她跟焦亮擦身而過。

“他說想帶兵,讓我跟上頭說說。”

“這人就愛當頭頭,最近好像收了些徒弟,還請客呢。”

“我也聽說了,他是不當頭頭就不甘心。”蘇三娘皺著眉頭。

“徒弟不止兩三個,可能有十幾個,好像主要是何洪基手下的人。”李新妹道。

太平軍占領永安後,逃往各地的何洪基手下回到了城內,據說大概有一百五十人到兩百人,他們大多數還沒有正式參加太平軍,焦亮想收羅部下,當然會看中這些人。

“聽我那兒的年輕人說,最近焦亮請了三十個人,辦了個宴會啥的。”蘇三娘道。

“宴會?”連理文做了個縮腦袋姿勢。戰爭期間,舉辦宴會實在難以想象。

“說是宴會,”蘇三娘補充說道,“其實不過是請客吃飯。找個空場子,找人做點菜,這也不是辦不到的。”

“是呀,材料可以弄到,只要能花錢。”

“這事我有點擔心,錢肯定是焦亮出的,但他從哪兒來的錢呀?”李新妹接過話來。

“是呀。從武宣到這兒,他從未請過客。對,錢是問題!”蘇三娘稍微放低了聲音。

太平軍不允許有個人財產,全都上繳聖庫了。當然,對於客人來說,這個規定可以不遵守。例如,連理文雖在太平軍擔任財務管理工作,但他身上常有私房錢,為太平軍購買物資時,往往也用他自己的錢。這事領導人都知道。然而,雖然焦亮也是客人,但誰都知道他沒錢,把他當一般的太平會成員看待。

連理文也覺得這確實是個問題。

“不是搶來的,搶劫是絕不可能的。”

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普通百姓,“搶劫者斬”這條規則都是適用的。既然不是搶的,那就是有人給的。究竟是誰給的呢?又為什麽要給呢?

“焦亮值得懷疑。這事要不要跟東王說?”連理文心裏拿不定主意。從周錫能事件可以看出,東王的“天父下凡”毫不容情。

“對了,最近有個跑單幫的商人來見過焦亮。”蘇三娘想起了這件事。

“是有這事,聽說是新寧人,他同鄉。”連理文也想起來了。清軍一時還不能封鎖永安,太平軍為加強補給,十分歡迎商人往來。對商人來說,照價付款的太平軍也是可靠的買賣對象。

“新寧人!”李新妹好似想起了什麽,“敵軍中有支湖南志願軍,頭頭不就是新寧人嗎?”

“是呀,江忠源是新寧人。”連理文接著壓低聲音說道,“焦亮確實可疑,暫時觀察觀察吧。我想還是不跟東王說好。”

“你說的對。”兩個女人同時點點頭,了解楊秀清秉性的人,都會認為連理文的話有道理。

連理文把屋子掃視了一遍,陳丕成不在,他出去辦事還未回來。

永安城內的太平軍不可能再增加兵力,而圍城的清軍卻可得到增援。最初,清軍還不能徹底封鎖永安城此時兵力一增多,很快也就要行動了。太平軍終究是要退出永安城,長久待在這裏不可能生存下去。何時退出,太平軍——不,也許應稱作太平天國政府——的首腦們早就在考慮了。太平軍曾多次出擊,但都被清軍擊退回來。從城裏出去作戰,然後再回到城內,不管戰果如何,在清軍看來,敵人都是被“擊退”的。

在周錫能被處死的兩周後,即十一月十五日,太平軍分三路打了出去,但都被向榮和長瑞率領的清軍擊退。十一月二十二日,太平軍全軍出擊,被向榮與李孟群等人打回城中。同一天,烏蘭泰進攻莫家村太平軍陣地獲勝。進入十二月後不久,羅大綱軍的先鋒隊長黃滿在戰鬥中被俘。十二月十七日,向榮恢復了廣西提督官職。他雖指揮著軍隊,但因被追究戰敗責任,早已被剝奪了官職,現在官復原職,說明上頭對事態朝有利方向發展表示了認可。十二月十八日,駐在陽朔縣的賽尚阿動身來永安,二十六日到達永安州境內。

“大家要齊心協力,奮勉圖功。不服命令者,將以皇上欽賜之遏必隆寶刀立斬不赦!”清軍已決心對永安城發動總攻。賽尚阿原本在烏蘭泰的速戰論與向榮的慎重論間猶豫不定,這時也終於決定積極進攻。

“誰有意見?”賽尚阿問道。他看著清軍頭目,當目光轉到江忠源臉上時,江忠源輕輕點點頭,低下了腦袋。其實江忠源很有意見。若再圍一月,太平軍士氣就會由於徹底封鎖而大大低落。那時恐怕連脫逃的氣力也沒有了。

“現在焦亮的工作正碰到困難,若能繼續徹底封鎖下去,不滿分子就會增多,工作就會好開展些。有了內應,就可把太平軍在此殲滅。”江忠源心想,但他知道要阻止總攻是極為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