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帝會到天地會(第3/6頁)

“走了這麽遠,一個人也沒碰到!”理文道。

話音剛落,前方拐彎處便出現一個漢子。

“你看,你說了紫荊山壞話,山神出來了。”洪秀全笑道。

是楊秀清,理文跟他見過面。土生土長的楊秀清,膚色微黑,目光銳利。他一看到兩人,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笑了笑。但理文覺得他眼裏並無笑意。

“秀全兄,那件事已跟連公子說了嗎?”楊秀清問。

看來今天登山的事及要談的話,他早已知道。

“沒有,還沒說呢,我這就準備說。”洪秀全答。

“那就我來說吧。”

理文曾多次和楊秀清一起參加會議,親眼看過同樣的場面。楊秀清遇事總那麽積極。即使別人的事,只要他自己辦得到,都會主動去幹。但也不像是有強烈的自我展示欲。他雖遇事都要插嘴插手,奇怪的是這並不給人以“愛出風頭”的印象。只要他一介入,事情辦起來就很順利。因而人們碰上為難的事,反倒希望他能出手相助。洪秀全有話要跟理文說,一般都是這樣約他出來散步,瞅準時間才開口。而楊秀清根本就不要前奏,開門見山便談主要問題。

“我們信任你。”楊秀清道,“尤其秀全兄更是絕對信任你,所以想拜托你一件事。”他在貧窮環境中長大,沒讀過書,是文盲,卻很有口才,有時甚至能說出些很難表達的繞彎子話,大概是因為他見聞廣,有著非凡的記憶力吧。

“什麽事?”

“想請你到那個女人那裏去。”

“哪個女人?”

“李新妹。”

李新妹就是在渡船上演戲、誘拐並考驗連理文的那個女人。她雖投靠了上帝會,但嚴格說,還不是上帝會會員,而是個獨立的首領。華南地區的婦女大多勇敢,不少無纏足習慣的客家女更是精通劍術。東南沿海一帶,海盜盛行,女頭目頗多。而天地會中,也有像蘇三娘、邱二嫂這樣傑出的女頭目。李新妹也是其一。她母親原是天地會的女頭目,部下有八百到一千人,李新妹繼承了母親的“遺產”。連理文在金田村聽說現在她手下已有兩千人,可見是個女中豪傑。她今年不到三十,為如何管理這龐大的組織煞費苦心。她聽說上帝會管理得好,便跑到這裏參觀學習,並同洪秀全、馮雲山有過聯系。在廣州時,她也曾作為一個外國傳教士的用人混入教會。那個傳教士向她說教,想拉她信教。“那次我已動了一半心。”她後來說。而到金田村“進修”後,她終於信了教。但她另有組織,只是客席會員。

“你這麽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最近沒見到新妹呀!”理文道。

李新妹常到洗石庵西玲那兒玩,但年後便好久未見她了。

“她回自己部下那兒去準備造反了。”楊秀清像談普通工作似的說道。

“造反?”連理文不覺反問一句,但楊秀清好像根本沒注意他的反應。

“我們想讓你到李新妹那兒去,她學習了上帝會的經驗,大概要把學到的東西用於造反。我們希望你去親眼看看,究竟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將來我們舉事也可以作為參考。她派人來聯系過,希望我們派個文書之類的人去。我們決定派你去。”

“廣西女盜李新妹,以二千余人劫遷江之北泗。”

史書記載,此事發生在道光三十年三月中旬,遷江在柳州、南寧之間的賓陽縣東北,清水江流入紅水河的入口處(紅水河從此處開始稱黔江),在桂平西約一百二三十公裏。

“啊,你來啦!也行,你能寫文章。”

李新妹已按上帝會的方式改組了母親留給她的組織。連理文到根據地的第三天,給桂平上帝會送去了報告:李新妹襲用上帝會組織形式,但思想信仰工作沒有起色;耶穌教雖受到鼓勵,但缺乏傳教人才;李新妹更需要的是宣傳教義、熱心從事改變宗教信仰活動的人,而非我這樣的文書。

上帝會還處於極秘密狀態,但已決定要把會員自己的全部財產上繳。財物放在“聖庫”,衣食花費均由聖庫開支。新妹模仿著建立了“天庫”。那些一開始就跟隨她的人,本就是無業遊民,無房無產,他們靠分享繳獲品生活,到現在也沒什麽東西可以繳納給天庫的。參加上帝會的人多少還有些家產,聖庫自然順利得多。當然,參加上帝會的人動機各不相同,有的出於信仰,有的則是走投無路。拿那些走投無路的人來說,他們繳不起租稅,眼看全部財產要被沒收,倒不如變賣後拿來做入會的代價,以換取像人一樣的生活。

李新妹的錯誤在於,她的黨徒是以“流寇”聞名的,他們並不把這裏看作可以永久生活的地方,因此沒人參加“天庫”,這就勢必要采取強制手段,甚至拿刀架在僅有一間破草房的農民脖子上,逼其繳納財物。這等於搶劫,聲譽日益下降,沒有人主動來參加了。李新妹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不如快點造反,於是決定提前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