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政府之責(第3/4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在不斷的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面對市場僅僅只有幾畝地的普通農戶沒有任何議價權,在市場中處於被動地位。相比之下擁有數千畝以至上萬畝的產業經營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獲得種子、化肥,種植、收割服務的價格也低於一家一戶的普通農戶,農資企業以及農業服務可以直接同農業經營者的做生意,繞開了中間的多層商販。這意味著他們的生產成本更低,其成本比普通農戶降低了30%,甚至更多,因為規模化有了議價權,至於小農戶在商人面前,沒有議價權。

當然這是理想上的,實際上農業產業化經營者的生產成本,在未來的中國並不是降低了,甚至是提高了!

因為那些農業產業化經營者的土地是從零散農戶的手中租種的,租種的土地成本推高了產業化經營成本高。而為了推廣農業產業化經營,政府甚至不得不出台扶持政策向產業經營者提供大量的補貼,以至於農業成為了政府負擔、包袱。

一方面是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發展的唯一途徑,不如此不能夠降低生產成本。而另一方面,土地零散的分布於小農戶手中,如果租金過低的話,他們寧可拋荒——即便是拋荒政府也要向他們提供補貼,況且在農業機械化的時代,他們根本不需要拋荒。

即便是政府想讓那些土地流入市場,若是每畝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又有幾個產業經營者能夠買得起?價格若是太低,農戶的利益誰來保障。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錯過了它的機會,在土地可能變成“負擔”的時候,其沒有流入農業市場,在其變成財富之後,最多也就只能進入房地產市場了。

難道在這個時候就沒有可能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了,未來給了朱宜峰答案。可是這個答案卻被很多人給無視了,他們之所以無視這個答案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得農業,或者說他們在自以為是。

想當然的自以為是!

就像席南澤一樣,根本不知道什麽是農業,他也不知道不懂得什麽是農業的未來方向。

無知者無畏!

說的就是他那種人!

看著他,朱宜鋒冷笑著。

“因為他們找不到佃農種田!但是他們還需要承擔稅收,還需要負擔差役。不是負擔,又是什麽?”

在眾人陷入沉思的時候,朱宜鋒的神情變得輕松起來,又一次加重了語氣。

“諸位你們說到時候那地是買還是賣?”

是買還是賣這是個問題!

看著陷入沉思中的人們,朱宜鋒的心底顯得有些得意,他更是神情輕松的,從煙盒中抽出一根香煙,點著香煙,深吸了一口。看著自己吐出的煙霧,這是第一次,他向外人展露自己對於“土地”的態度。再次朝著席西南看去的時候,看著面色煞白的這個人,朱宜鋒的心底非但沒有了先前的厭惡,反倒是升起一種異樣的感謝,感謝他的“愚蠢”。

上次因為他的“愚蠢”,才使得自己能夠講出這一番道理。能夠讓外界了解自己的心思,更為重要的是向外界傳遞這個信號。

“漢、漢督……”

控制不住內心惶然的李培根,看著台上的漢督,他站起了身來。

“那,那若是將來天下所有人都不種地的話,到時候大家吃什麽?”

是了,沒有人去種地大家吃什麽?工廠,工廠能生產出糧食嗎?

面對李培根的問題,朱宜鋒笑問道。

“知道機器嗎?”

朱宜鋒反問道。

“機器可以耕種,可以收割!”

看著台下的學生以及官員們,朱宜鋒繼續說道。

“就像工廠中用機器去取代人力一樣,在農業的生產之中,我們完全也可以用機器去取代人力,這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機器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準確的來說是農業機械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個前提;就是農業機械化。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去發展。否則技術上無法達到真正的突破。

“農民,準確的來說是小農戶,他們不可能自發的用機器去取代人力,面對技術的進步,在更多的時候他們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

權衡成本!

小農戶會去斤斤計較,在他們的計算之中,用機器是不劃算的。台下的學生們以及官員們在這個時候,無不是陷入沉思之中,今天她們所聽到的一切,無疑都顛覆了一切傳統的觀念。

“至於糧食,至於工人吃什麽!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們。小農戶會貯藏糧食,他們需要備荒,但是地主不會,他們更在意的是什麽呢?他們更在意的是土地的財富回報。他們願意把糧食賣到城市之中,以獲取更多的金錢回報,如果有一天,富者田連阡陌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供應只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算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