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豎子焉敢論聖道(第2/3頁)

朝廷再無缺銀之憂,臣為陛下賀!”

戶部一脈相幹的大臣,紛紛躬身附和,喜道:“臣為陛下賀!”

隆正帝臉上的冰山總算劃開了些,細眸瞥了眼武勛首列那個身著鬥牛公服的年輕身影,見他裝模作樣的站在那神遊天外,輕輕哼了聲後,方道:“皆賴諸卿勤勉之功,平身吧。”

難得一次嘉獎,讓戶部官員無不欣喜確然。

見隆正帝都表態了,這個議題算是終結了。

主要是,大佬們大都沒出面,他們都等著大頭。

第二個議題,是請隆正帝點出今年秋闈大試主考官。

定下了主考官,今年科舉士子便皆為其弟子。

這是一個極重要的位置。

基本上,歷任內閣入閣前,都會有一次機會主考秋闈。

算是豐其羽翼。

隆正帝想了想後,圈了陳西樵。

如此,也算是簡在帝心了。

陳西樵大禮拜謝後,隆正帝叮囑了幾句後,第二項議題也算完結了。

終於等到了第三項……

楊順這次勢不可擋的出列,高聲道:“陛下,昨夜寧國侯賈環,帶人私自闖入翰林學士周雨時,工部右侍郎柳闊如,大理寺少卿崔淺一行十四名朝廷官員家中,不經廷推,不經議罪,就私自捉拿。

此等毀滅朝廷法理,蔑視朝綱,跋扈妄為之行,其罪當誅!!

若不嚴懲,朝廷綱常何在?!”

滿朝大臣,大半出列,躬身附議道:“臣等附議,若不嚴懲,朝廷綱常無存!”

這等聲勢,讓不少人都變了臉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眼為首的楊順一眼,細眸中閃過一抹復雜的神色。

楊順,是一步一個腳印,從玄元朝熬到今日這個地位。

在地方治政清明,不腐不貪,為官有方。

到中央,亦是勤勉能為,忠心朝政。

只是,他太在乎儒家的道統了。

見不得賈環,踐踏儒家官員的尊嚴。

卻看不到,那些官員本身的問題。

只能嘆息官無完官吧……

心中惋惜罷,隆正帝目光落在賈環身上,沉聲道:“賈環,滿朝大臣皆言你當殺,你有何話可說?”

賈環出列,道:“陛下,臣不過依法而行……”

“胡說八道!!”

楊順一身正氣,厲聲斥道:“你依何法而行?什麽法,能讓你不經朝廷推論,就捉拿翰林學士此等重臣?”

賈環淡淡道:“楊大人,國法面前,人人平等。

王子犯法,亦與庶民同罪。

周雨時犯了法,怎地,本侯拿他不得?”

楊順冷笑一聲,道:“王法面前,自然人人同論。可周學士到底有罪沒罪,卻不是你能定論的。

武勛不得幹政,你也能定一大學士之罪?!”

賈環漠然道:“本侯奉皇命,執掌商稅監軍司,非政事,乃武事。”

其他人都受不得此等胡言亂語了,陳西樵都站出來,幹咳了聲道:“寧侯,商稅乃政事。”

賈環道:“我知道,可抗拒繳稅,便是武事了。

稅乃國本,無稅,則國朝不行,打仗也沒軍糧。

不是武事是什麽?”

隆正帝面無表情道:“說正事……”

賈環心裏問候了他娘親一聲,肅穆道:“商稅法三年前頒布時,便定下了規矩。

若是勛貴和內務府官員抗拒繳稅,必嚴懲不貸。

勛貴除爵問罪,內務府官員革職拿問。

這商稅法,當時諸位大人都通過了吧?

怎麽,如今不認了?”

楊順肅聲道:“賈環,這部商稅法,針對的是武勛和皇商,和其他人什麽相幹?”

“老匹夫,你他娘的要不要一張臉?”

賈環一本正經問道。

滿朝嘩然,隆正帝厲喝道:“賈環!講道理就好生講道理。”

賈環點點頭道:“那就講道理……

武勛和皇商尚且納稅,你們當官的做生意就不納稅了?

你們是比我們高貴,還是覺得你們賺的不是銀子,賺的是道德文章?”

楊順緩緩道:“讀書人與你們武勛不同,讀書人行經濟之道,終究是為了天下文華和聖賢之道。

就本官所知,周雨時每年都要襄助上百苦寒學子進學。

他行經濟之道所得,並非如你等勛貴一般,奢靡享受。

這樣的道德大家,就不該與你們一般。”

賈環笑道:“我們武勛也不只是奢靡享受,我們還要積攢從武之資,修習武道,然後上戰場保家衛國。

我們要賣命保護你們這樣的人,在大秦內部悠閑讀書。

那我們是不是更該不繳稅?

還有天下百姓,農民耕地,所得養育世人,更是偉大。

連爾俸爾祿,都是民膏民脂。

他們可不可以也不交稅?

你也不交稅,我也不交稅,大家都不交稅。

那你們的俸祿誰給?

天災之年的賑濟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