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十月十八(三)(第3/3頁)

晉升秦梁為國公,成為武勛之首,便是在給其他所有勛貴難看……

再者,前段日子還抄了不少勛貴的家。

大秦開國百年來,這些勛貴們聯姻結親,早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了,七連八連總能連上親戚,這是一仇。

還有為了安頓流民百姓,又逼迫一些大貴族賣了許多田莊土地,這又結一仇。

如此一來,勛貴中心懷怨望的不知凡幾,想讓他們出頭,根本不用想。

臣子們還需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世代富貴的勛貴們卻根本不用擔心。

只要不犯大錯不謀反,不管換誰當皇帝,他們家族都能世享富貴,何須出頭去得罪那些大儒。

況且,就算他們肯出頭,也沒幾個能抗的住天下文宗和滿神京的讀書人啊!

不,有一人可以!

蘇培盛掃過勛貴隊列的目光忽然一亮,落在那個年輕的身形上。

身負榮寧二公之望,自身又建立下無數驚天動地的大功。

真論起來,剛剛晉升為國公的秦梁,都是受他的恩惠。

整個武勛一脈,都呵護著他。

雖無一兵一卒,卻能影響到至少五大軍團。

這樣的潛在影響力,絕對能扛起此事!

只是……

想起最近這位主和隆正帝鬧的不可開交之事,蘇培盛就頭疼不已。

以這位主的性子,怕是……

就在蘇培盛猶豫不決時,忽然聽到耳中的誦書聲一變:

“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

……”

聽到這裏,蘇培盛真真汗毛都炸了起來。

眼睛裏滿是駭然驚恐之色。

因為,這篇文章摘自《孟子》章句,“齊宣王問卿”。

也正是這一篇,被數代帝王,斥為大逆不道,使得孟子後人地位遠不及孔聖之後的緣故。

因為這一篇中,有一君王痛恨至極的“歪理邪說”。

那便是: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

此時此刻,這些書生們在此百官萬民前,讀此章句。

他們是想廢帝嗎?

這背後,到底是何人在操縱?

根本不敢再往深處想,哆嗦著身子,蘇培盛便快步走到了勛貴隊伍邊,一直走到最前……

“寧侯!”

見賈環目不斜視,好似沒看到他的到來,蘇培盛弓著身,哀聲喚了聲。

看了半天大戲的賈環,轉過頭,看著蘇培盛,道:“蘇公公,有何指教?”

想著當初賈環總是親切叫他一聲老蘇,蘇培盛心裏難過之極,可此時此刻卻不是難過之時,他老臉上擠出笑容,眼神中卻滿是哀求,道:“寧侯,還請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幫陛下一把吧!”

“混賬賤婢!”

蘇培盛話音落地,賈環還未來得及開口,就聽後面傳來一道厲喝聲。

只聽聲音,賈環就聽得出,這是溫嚴正的聲音。

心裏一聲嘆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現世報來的太快……

溫嚴正看著蘇培盛厲聲道:“內侍焉敢幹政?你想害得賈環被天下萬民唾罵嗎?”

蘇培盛聞言,面色煞白,老邁的身軀瑟瑟發抖,他不敢反駁溫嚴正,只是看著賈環,如泣血般喚了聲:“寧侯啊!”

這時,下方那數千學子書生,也終於誦讀到了那句名傳千古而又大逆不道的箴言:

“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

這一刻,無數人為之色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