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會是誰?(第2/2頁)

因此他看得津津有味,感覺許多技巧都可圈可點,值得學習。

不過,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賈環這等武人,看著一個個無名小卒卻使得一手好武藝,覺得賞心悅目,興致勃勃。

可是對那些王公貴族,還有一些其他心底反感武道的人來說,這種節目就實在太過枯燥乏味了。

看一群粗坯臭漢在石頭台上打架,有什麽勁?

漸漸的,交頭接耳的聲音多了起來。

有談論經書的,有談論詩詞的,有談論女人的,還有談論未來該怎麽辦的。

總不能讓他們的孩子,也這般粗鄙吧,那怎麽能行……

上位正座,隆正帝眯起的細眸,不動聲色的掃了一眼。

薄薄的嘴角邊,閃過一抹濃濃的譏諷笑意。

卻也不理會,一群國之蠹蟲,遲早自亡……

隆正帝的視野又轉向了擂台。

禦林軍、灞上軍營和京營,三方人馬輪番上陣,互不相讓,氣勢高漲。

呼喊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然而,五城兵馬和藍田大營兩處,卻始終沒有什麽動靜。

五城兵馬司那點人馬,本來就是來湊數的,沒什麽動靜也就罷了,一窩慫貨,誰也沒指望過……

可是藍田大營處,也寂靜無聲,始終沒有什麽反應,就讓人感到奇怪了。

隆正帝坐於露台正上位,看了眼氣息冰冷坐在下方的寧至,道:“寧愛卿,藍田大營無勇士乎?

朕嘗聞言,論兵卒之不畏死者,大秦百萬軍,當屬藍田軍最悍。

今日為何毫無動靜,欲藏拙耶?”

寧至還是那張冰凍不化的臉,微微屈身前傾,沉聲道:“陛下,藍田兵卒,平日所練習者,皆是以命相搏的殺人之術,並無比試之法。”

隆正帝聞言,面色一滯,心中雖然微怒,卻也拿這種軍頭沒什麽好辦法。

大秦軍方內部想要升官晉級,看的不是聖意如何,而是三個硬標準。

第一,忠誠。

第二,軍功。

第三,能為。

這三個標準其實是相互交叉的,沒有明顯的界限。

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忠誠,在基層時,就不會以命相搏,建立足夠的軍功。

而如果沒有帶兵的能為,就無法建立更大的軍功,那麽也只能止步於基層個人勇武的階段,不會升的太高。

這三個硬標準中,和聖意的關系最大的,也只有忠誠。

但無論是哪個皇帝,都不會隨意否定一個將軍的忠誠。

尤其是這個將軍,曾數度歷經生死,為國效命。

所以,隆正帝拿這個不給他面子的大將軍,沒什麽好辦法。

當然,並不是說隆正帝不能制約寧至。

一般而言,如果皇帝對某一個將軍不滿,他首先,會跟軍機閣打招呼,由軍機閣自己來處置。

調到遠方任職,眼不見心為凈。

如果軍機閣的處置令皇帝不滿意,嚴厲一些的旨意就會下來。

或貶官,或再調的遠一些。

如果軍機閣的處置依舊令皇帝不滿意,這個時候,蘭台寺就可以出動了。

無數的奏折先淹沒過來,各種或真或假的罪名往人身上套。

而後皇帝龍顏震怒,便會責令三司會審,即刑部、大理寺、蘭台寺三方共同審理。

結局通常會很慘……

但這種情況非常少,很少動用,大秦百年來,也就那麽一二例。

因為若是將軍真有罪,軍機閣自然會以軍法嚴厲處置。

而若僅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行此等手段,難免會寒了軍心。

當然,一般而言,只要有些情商的臣子,都會盡力避免在細節小事上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是寧至顯然不是這種人。

他幾乎和所有人都合不來群。

雖然他也是所謂的榮國一脈,可就隆正帝所知,除了近幾年寧至的兒子跟賈環聯系上外,往前三十年來,寧家連年禮都沒往賈府送過……

而與牛繼宗、溫嚴正等人的關系,也十分僵硬。

藍田大營這些年一直都在被打壓削弱……

牛繼宗甚至請過旨意,請調寧至到九邊苦寒之地去帶兵,但沒有被允許。

這也是寧至能始終掌控藍田大營的重要原因之一……

念及此,隆正帝有些郁悶的看了眼無動於衷的寧至。

為什麽不得不用的人,都不好用……

不過,心裏也放下了塊石頭。

顯然,這樣的人,幾乎不可能會成為亂黨。

因為他沒這個條件,許多事,沒人配合是絕不可能做到的。

而即使論軍力,藍田大營也遠不及灞上大營。

可是,如果不是寧至,又會是誰呢?

借啜飲茶水之機,隆正帝細眸又看向了牛繼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