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尋龍(第4/6頁)

“你們只趕著捧陳叔寶的臭腳,就算知道本王到了,恐怕也是不予理會的。”那少年半點客套也沒有。

徐陵也不說話了,恨自己為何不似吳明徹一樣閉上嘴。

那少年不再理會徐陵,又望向孫思邈道:“聽說你很有本事?”他一來就是盛氣淩人的樣子,看孫思邈的時候,也滿是輕蔑。

孫思邈微笑道:“有本事的人,怎麽會被別人關在籠子裏呢?”

那少年一怔,反倒笑了:“你倒有自知之明。”他本想羞臊孫思邈的,可見他自貶,反倒不願再加羞辱,問道:“你知道我是哪個?”

“興郡王大名鼎鼎,在下也曾聽聞。”孫思邈平靜道。

他本不知道這少年是誰的,但聽徐陵稱呼這少年為興郡王,立即明白這盛氣淩人的少年是誰了,更明白這少年為何對徐陵和吳明徹這種態度。

興郡王叫做陳叔陵,陳頊次子,陳叔寶的兄弟。聽聞這人極為驃勇,因此十六歲的時候就被封為都督,統領江南三州軍事,頗得陳頊喜愛。

可陳頊雖喜歡陳叔陵,卻立陳叔寶為太子,自然引發了陳叔陵的不滿。徐陵、吳明徹都是擁立陳叔寶之人,陳叔陵對他們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陳叔陵見孫思邈不卑不亢,不知他對哪個都是如此,只感覺孫思邈並不討厭,問道:“他們啰啰唆唆的,始終不說正題,你可知為了什麽?”

見孫思邈搖搖頭,陳叔陵輕蔑地說道:“看來你真的沒什麽本事,這都想不到。本王教你……”

陳叔陵轉望徐、吳二人,冷笑道:“他們希望你能幫忙,卻又不信你。他們還在猶豫,不知道要用你呢,還是用另外一人,他們甚至不確定你是不是會尋龍之法。”

孫思邈略有驚奇,緩緩道:“興郡王也知道尋龍?”

陳叔陵昂首道:“本王有什麽不知的?天地萬物,本是氣成,但每人氣象不同,等閑看相之人都以為,看人面容、掌紋、骨骼等細節能推斷人之命數,已算高明,卻不知道,真正有道行的人,望氣可知一人富貴榮辱。你說本王說的對不對?”

孫思邈笑道:“的確有這種說法。”

陳叔陵只以為孫思邈肯定自己,更是高興:“說起來雖然簡單,可每個人的氣都各不相同,要有極為高明道術的人才能看到。都說天子本是天命所歸,神龍轉世,因此頭上有五色之氣。道家把望氣之法發揚光大,秘傳一術。”

他頓了下,盯著孫思邈道:“都說此術一出,就能辨誰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因此此術又叫尋龍!你說本王說的對不對?”

孫思邈緩緩點頭:“我也聽過這種傳說。”

陳叔陵更是高興,一指孫思邈道:“你這人不錯,本王喜歡。”

徐陵、吳明徹互望一眼,眼中都有了憂慮之意。

陳叔陵轉望二人,眼中滿是厭惡之意:“聽說尋龍一術不但能夠尋真命天子,還可尋世上靈物。傳國玉璽是有靈之物,不然也不會驚動淵中巨魚、湖底蛟龍。因此,他們想找傳國玉璽的下落,就想借助你的力量尋找玉璽。”

他雖狂傲,但說得極為簡單清晰。孫思邈聽得清楚,點頭道:“原來兩位大人以為我會尋龍之術?希望我可以用此幫助太子尋找玉璽。”

徐陵、吳明徹均是臉色尷尬,悄然看了眼陳叔陵,閉口不言。

他們當然知道陳叔陵也一直想做太子。他們幫助太子陳叔寶,就是在和陳叔陵作對,如何會當陳叔陵面說出?

陳叔陵冷笑道:“當然是這樣了,不然他們吃飽了撐的,和你說這麽多?只是他們想用你,又怕你道行不夠,這才百般試探。”

孫思邈卻想,如果真如陳叔陵所言,徐、吳二人絕不會這般猶豫,這其中只怕還有隱情。

無論別人說什麽,他總會有自己的判斷。

陳叔陵話題一轉,大聲道:“可無論傳國玉璽找到與否,陳叔寶都犯了大錯,不能寬恕!”

他顯然對太子沒什麽好感,口口聲聲直呼其名,並無顧忌。

徐陵忍不住道:“太子私入齊境畢竟是一番好意,雖有魯莽,但算不上什麽大錯。”

“既然沒什麽大錯,你們為何百般補救此事?”陳叔陵反問道。

徐陵尷尬笑道:“我們來找孫先生,也有聖上的意思,何談補救一說?”

“是嗎?”陳叔陵淡淡道,“那你們在紫金山三清觀讓蕭摩訶設下埋伏又是什麽意思?”

徐陵笑容一下子變得和漿糊冷凝一樣,吳明徹亦是露出錯愕的神色。

“孫思邈,聽說你當初也在三清觀?”陳叔陵道,“你可想通三清觀發生的事情究竟是怎麽回事?”

“願聞高見。”孫思邈緩緩道。

他驀地發現,這個興郡王陳叔陵遠比陳叔寶要犀利,卻也更沖動,並不像一個能埋藏心事的人。他對三清觀一事多少有些猜測,但更奇怪的是,陳叔陵這種人怎麽會對這些事情這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