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衣(第3/6頁)

孫思邈見那無賴如斯眼力,更是皺眉,始終一言不發。

李八百皺眉思索,沉吟道:“聽聞綦毋懷文不但鑄劍,而且鑄刀。齊軍當年所用佩刀多是經綦毋懷文之手,均為利器,周國難敵。可綦毋懷文最成功的還是鑄造出七柄劍來,他曾自詡,那七劍一出,他可比肩幹將莫邪等人。”

桑洞真忍不住道:“你們說的,我怎麽從未聽過?我怎麽不知道有這麽七柄劍?”

他心中真正想說的卻是冉刻求、慕容晚晴逃走了,孫思邈還未倒下,眼下當趁熱打鐵,收拾了孫思邈再說,這倆人怎麽還在無關痛癢地議論著孫思邈手上的劍!

回頭望去,見到蒼茫夜色吞噬天地,姚正一、嚴太玄均是不見。

桑洞真心中一喜,只盼這兩個師弟能抓到慕容晚晴和冉刻求倆人。

他雖是茅山宗首徒,也算是一時人物,但與李八百、那無賴的眼界截然不同。因此,他根本不明白這倆人為何如此重視孫思邈手中之劍。他更不知道,這倆人重視的不是劍,而是鑄劍之人!

那無賴答道:“你不知道那七柄劍是正常的,只因為那七柄劍未等出世,就被斛律明月封藏了六柄。而傳言中,七柄劍的最後一柄——‘兇年’是被綦毋懷文帶走了,不想現在卻落在孫思邈的手上。”

李八百笑道:“所以綦毋懷文恐怕沒死?”

“工門未死。”那無賴肯定道。

倆人互望一眼,目光中甚至有火花閃現。

桑洞真茫然,他能理解綦毋懷文未死的意思,可“工門未死”是什麽意思?

李八百振奮道:“看來天師有靈,佑我眾生。好劍,劍好,人更好!”他似極為興奮,不知所雲。

那無賴接道:“好劍,劍好,劍法更好。縱是潑風、兇年這等利刃在手,若不得八百兄、孫大俠的運用,亦和凡鐵無異。八百兄用的是潑風刀法,不知可看出孫大俠用的是什麽劍法。”

李八百搖頭道:“不知。”他雖說不知,但眼中一溜綠芒閃過,如同那劍光幽冷。

“天衣。”那無賴突然說出兩個字。

李八白色變,手中潑風刀竟做風吟:“天衣?”

那無賴長吸一口氣,感受寒風中的絲絲涼意:“若我沒猜錯,孫大俠用的就是《金篆玉函》所記的劍法——天衣劍法。孫大俠,你還不承認自己見過阿那律?”

孫思邈終於開口道:“見到又如何?”

“見到,就要留下!”李八百大喝一聲,身軀暴漲,那一刻竟如怒目金剛。

他再次出刀。

孫思邈使的竟是天衣劍法,這讓他更是心驚。

有傳言,《金篆玉函》中記載了道家的山醫命相蔔等術,各種奇門更是記載了數不勝數,但武功只記錄一種,那就是天衣劍法。

傳說中,天衣劍法本參透天意、天道和天機,一經使出,天地動容。

天衣本無縫。

天衣無敵!

李八百驚,可那無賴卻不懼。因為使用天衣劍法的人本身有了問題,孫思邈重傷,讓天衣劍法有了縫隙,他今日若不拿下孫思邈,只怕此生無望。

那無賴一念及此,也再不多說,立即運出十二分的氣力,一掌如泰山、如怒海狂潮般襲出。

方才,他招式變幻奇詭莫測,身形如浮萍飄忽,讓人目不暇給,但這一掌看似平淡,卻讓人興起無能為力之感。

桑洞真亦是同時而動,雙手掐訣,口吐真言,晴空之下,頓時一聲雷響。

雷動天庭時,三人幾乎同時擊在孫思邈的身上。

“喀嚓”聲響,那棵大樹竟敵不過三人重擊,倏然而斷。

可三人均是一怔,擡頭上望。

他們雖看似擊中孫思邈,可亦知道孫思邈在那片刻的工夫脫衣換位,背脊一聳,竟然上了大樹之巔。

一氣化三清。

孫思邈用的還是道術中的障眼之法,在間不容發的時候,躲過了三人致命的一擊。

李八百等人不是不知道這招道術,無奈孫思邈將這招用得實在太過嫻熟、太過快捷,讓三人不約而同產生一種錯覺,這才一招擊空。

大樹將傾,人在巔峰。

李八百等人擡頭望去,見孫思邈如淩風欲去,身形飄逸,雖是心中敵意更濃,也忍不住駭異此人身法之快,簡直難以想象。

“咯吱吱”樹動,就要倒塌,桑洞真立即凝神準備下一輪的攻擊,本以為孫思邈隨樹而落,不想他蹲地抓住了一根枝條。

有風起,枝條如弓,孫思邈卻是身如柳絮,只是一蕩,借枝條彈性,已沒入了黑暗之中。

桑洞真一怔之下,這才舉步要追,就見李八百和那無賴早就如離弦之箭般急追過去……

孫思邈直沖向山巔。

他額頭已見汗,他背心的汗卻是像要凝結成冰,他方才一劍一躍看似輕而易舉、不動聲色,其中苦楚只有他自身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