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埋伏(第2/6頁)

思緒回到現在,見蕭摩訶目光森然,冉刻求道:“不錯,今天就是明天。可今天還沒過,是不是?”

“何時?”遊摩訶話雖少,但懂冉刻求的意思。

孫思邈只說今天交貨,似今天不到子時還是今天。現在是清晨,離子時還早。

冉刻求心思飛轉,實在不知道這人要什麽,應付道:“先生昨晚就出去拿貨,現在還沒有回來。不過你放心,先生既然答應你了,就不會失約。誰都不會見錢不要,是不是?”

蕭摩訶神色狐疑,但終究未說什麽。他才退後,陳公子迎上來,拱手道:“兄台好。”蕭摩訶神色不悅,緩緩走開。

冉刻求一見陳公子無事獻殷勤,知其用意,說道:“公子要問那姑娘的事情?”

“兄台果然是雅人。”陳公子喜道。

“我是粗人。”冉刻求心情不佳,冷冷道,“我是知道那姑娘的事情,可我為何要對你說?”說罷,他拂袖向客棧內走去。

陳公子的手下見狀,就要上前,陳公子竟是好脾氣,擺手方要阻止手下動武,突然聽到身後一聲大響,差點跳了起來。

冉刻求也是全身一震,霍然回頭望去,只見長街的盡頭推來了一輛大車。

那大車古怪非常,無馬無韁,無車轅車廂。看起來只是四個輪子上放了一塊方木板,而木板之上又像放個方形的大籠子。

不過木板上究竟是不是放著籠子,無人知曉,只因為那車子外邊蒙著厚厚的紅色粗布,比人看不清究竟。

大車四角各有兩個茅山宗的弟子,手中均是拎著一面銅鑼,口中念念有詞。

那八名茅山宗的弟子每走幾步,就同時敲動手中的銅鑼,動作齊整一致,方才那大響就是鑼聲齊鳴所致。

那大車沒有馬拉,竟自行向前滾動,好似被施了咒語魔法般。

冉刻求見那大車古怪,忍不住止步觀看,陳公子也是好奇,一時間忘了張麗華的事情。響水集的百姓見到茅山宗齋醮,膽小的只敢在門後偷看,有些膽大的卻到了街邊對大車指指點點。

就見那大車緩緩行來,直到齋醮主壇之上,這才止住。

又是驚天動地的一聲鑼響,就見一葛衣道人上了主壇,手持桃木劍,正是茅山宗的姚正一。

姚正一神色肅然,手中桃木劍一揮,主壇立柱上掛著的油燈倏然燃起,火焰竟是碧綠之色。

百姓見了這種場面均是嘖嘖稱奇,但不敢驚擾姚正一施法,只是私下議論。

就聽姚正一高聲道:“有請宗師首徒、三洞弟子桑道長為響水集驅邪祈福!”手中桃木劍一劃,主壇上竟閃過一道閃電。

眾人驚詫,卻見電光過後,一人出現在姚正一的身旁。

那人身著白衣,頭戴羽冠,神色飄逸不羈。主壇周圍多人,竟無一人看清他是如何出現的。

姚正一單膝跪地,雙手奉桃木劍於頭頂,恭聲道:“請大師兄施法。”

那白衣之人正是桑洞真。

場間神秘離奇、變幻極快,倒讓人目不暇接。這時周邊又是一聲鑼響,響水集那一刻都靜了下來。

有虔誠膽怯之人不由自主地跟隨跪倒,早把桑洞真當作神仙般看待。

冉刻求冷眼看戲,喃喃道:“三洞弟子是什麽玩意兒?”

一旁的陳公子聽了,有意討好冉刻求道:“冉公子不知嗎?茅山宗自陸修靜宗師以來,將天授神書、道家經典按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自號三洞弟子,因此,茅山宗的人都自稱三洞弟子。”

冉刻求哼了聲,點頭示意知道。他本對陳公子沒什麽好感,但見他除了開始有些架子大,後來倒也和善,略改對陳公子的看法。

主壇上的桑洞真一伸手,接過姚正一手上木劍,回望主壇前方百姓,沉聲道:“王宗師雖遠在茅山,但一直垂憐天下百姓,數月前掐指推算,知妖魔興起,響水集百姓要有一個極大災難,若不做法應對,只怕全集百姓難以幸免!”

壇下百姓議論紛紛,有恐懼,有懷疑。

桑洞真神色肅然,又道:“宗師悲天憫人,不顧危險,派本道前來祈福消災。本道七日來一直齋戒靜心,不想一時不察,被妖孽提早下手,昨夜害了鄉正全家。如不今日做法,只怕受害之人更多……”

眾百姓均是凜然,低聲議論。

昨晚鄉正家著大火,一家人竟沒有一個活著逃出。眾人都認為古怪,不想竟和妖孽有關。

桑洞真道:“今日本道……”話音未落,臉色突變,喝道,“何方妖摩,竟敢前來幹擾本道做法?”

他身形一轉,倏然一劍叫身後劈去。

眾百姓大奇,只見青大白日下,桑洞真身後哪有什麽東西?

可桑洞真一劍劈下後,身形暴退,再次喝道:“三洞弟子在此,妖孽還不伏法。”他一句話的工夫,手一翻,已有幾張黃色的符紙撒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