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第4/5頁)

他在上衣上擦了擦沾滿泥的雙手,打開了包。

裏面有一個用油布做的小包,依然完好無損。他松開了包上的拉繩,把手伸了進去,從裏面掏出了一張卷成了卷、外面封著蠟的羊皮紙。

他想輕輕地打開紙卷,但手一碰到,蠟就碎了。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展開紙卷。紙卷完好無損:在土裏整整埋了三十四年,真是不可思議。

他馬上看出這不是正式文件,而是私人信件。他能分辨出那上面是一位有教養的貴族雖然潦草卻很用心寫就的筆跡,而不是教士工整的文書。

他讀了起來。擡頭是這樣寫的:

發自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於巴克利堡;由他忠實的仆人托馬斯·蘭利大人親手轉交;致他心愛的長子愛德華;致以國王的祝福和父親的慈愛。

梅爾辛頓時害怕起來。這是老國王致新國王的信。他拿著紙片的手顫抖了起來。他擡眼掃視了一遍四周的林木,仿佛有什麽人躲在灌木叢中窺視著他。

我親愛的兒子:你很快就會聽說我死了。要知道那不是真的。

梅爾辛皺起了眉。他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內容。

你的母後,我心愛的妻子,起了歹心,指使夏陵伯爵羅蘭和他的兒子,派人來這裏刺殺我。但是托馬斯事先警告了我,刺客被殺死了。

這麽說,托馬斯不是刺客,而是國王的救星了。

你的母親一次沒能得手,肯定還會再派人來,因為只要我活著,她和她的奸夫就不得安寧。所以我和一名被殺死的刺客換了衣服。這個人和我身材相仿,面貌也大致相似。我買通了一些人,要他們堅稱那就是我的屍體。你母親看到屍體後會明白真相的,但她會將錯就錯,因為如果人們都以為我死了,就沒人能打著我的旗號來反叛或對抗王權了。

梅爾辛大吃了一驚。全國的人都以為愛德華二世死了。整個歐洲都被騙了。

但他後來又會怎樣呢?

我不告訴你我要去哪裏,但我打算離開我的英格蘭王國,再也不回來了。不過,我的兒子,但願我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到你。

托馬斯為什麽要把信埋起來,而不是送出去呢?因為他擔心自己的性命,並把這封信視為保護自己的強大武器。一旦伊莎貝拉王後堅持偽稱自己的丈夫已經死了,她就得處理為數不多的那些了解真相的人。梅爾辛於是想起了在他還是個少年時,肯特伯爵因為堅稱愛德華二世還活著,被控謀反而遭到斬首。

伊莎貝拉王後派人追殺托馬斯。他們在王橋鎮外抓住了他。但托馬斯在時年十歲的拉爾夫幫助下,反倒殺死了他們。後來,托馬斯一定威脅過要揭穿整個陰謀——而且他有證據,就是老國王的信。那天晚上,托馬斯躺在王橋修道院的醫院時,與王後,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王後的代理人——羅蘭伯爵及其兒子——進行了談判。他承諾保守秘密,條件是要接受他做一名修士。他在修道院裏會感到安全——而且,為了防備王後在別人的勸誘下食言,他說信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一旦他死了就會暴露。於是王後不得不保證他的生存。

王橋修道院老副院長安東尼了解一些內情,他在臨死時告訴了塞西莉亞嬤嬤。而當塞西莉亞嬤嬤也躺在了臨終的病榻上時,她又向凱瑞絲透露了部分真相。梅爾辛心想,人們也許會把秘密保守上幾十年,但在死到臨頭時,都會感到必須說出實情。凱瑞絲也看到了那份以接受托馬斯做修士為條件將林恩田莊交給修道院的文件。梅爾辛現在明白了為什麽凱瑞絲對這份文件漫不經心的詢問竟然引發了軒然大波。格利高裏·朗費羅老爺竟然勸動拉爾夫闖進修道院,偷走了修女們的所有文件,期望找到那封信。

那麽這片羊皮紙的殺傷力是否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弱了呢?伊莎貝拉很長壽,但她已經在三年前過世了。愛德華二世幾乎可以肯定也死了——如果他還活著,他現在得有七十七歲了。當世人都以為他父親死了,老國王卻還活著,愛德華三世會害怕這一真相揭露嗎?他如今已是位不可一世的君王,沒人能對他構成重大威脅,但他會因此而感到巨大的尷尬和羞恥。

那麽梅爾辛該怎麽辦呢?

他原地不動,在森林中繁盛的野花碧草中佇立了良久。最終他卷起了那片紙,把它放回包中,又把包塞進了舊皮囊裏。

他把皮囊放回了坑中,重新埋了起來,又把自己起初挖錯的那個坑也填滿了土。他把兩個坑上的土都撫平了,又從灌木上扯下了些葉子,散布在橡樹前。他後退幾步,端詳了一番自己的活計,感到很滿意:如果只是不經意地瞟上一眼,根本看不出這裏有人挖過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