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虎侯(第2/4頁)

於是曹操立即任命許褚為都尉的官職,主要任務是貼身保護自己。那時候,先已經在曹操身邊當衛士長的,是另一位金剛大力士典韋。典韋的官職是校尉,比許褚的都尉高一級,所以典韋算是正衛士長,許褚是副衛士長。由於有兩個人,可以輪換,所以當典韋在曹操身邊護衛的時候,許褚還可以領兵外出作戰。建安二年(197)曹操進攻南陽郡一帶的軍事小強人張繡,典韋在內護衛曹操,許褚就到前線充當先鋒,所向無敵,在沙場上好好過了一把金戈鐵馬的表演癮。但是很可惜,典韋在這場戰役中,因為張繡投降之後又突然叛變,襲擊曹操,典韋在護衛曹操時不幸以身殉職。許褚就被提升為校尉,接替典韋,單獨承當起衛士長的重任。

典韋的犧牲,對許褚觸動很大。因為這場大變故,並非是來自外邊,而是來自內部。張繡已經投降被收編,轉眼卻又變了心,可見最危險的敵人,往往就藏在身邊。於是,許褚以加倍的勤勉盡心,加倍的敬業精神,全身心投入保衛工作。正是因為這種高度的自覺和盡職,曹操才免遭一場大難

那是三年之後,曹操與強敵袁紹在官渡艱苦決戰,由於強弱對比懸殊,形勢曾經很不利。曹操身邊的貼身衛隊中,就有人生出二心,準備做一場賭博,取了曹操的頭顱,拿到袁紹那裏去換取巨大紅利。領頭的貼身衛士,名叫徐他,主意打定,徐他等人就開始暗中尋找機會。

這一日,輪到許褚下班休息,當時稱為“休下日”。許褚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徐他等人欣喜若狂,因為他們誰不不怕,就只怕這金剛大力士一般的衛士長。於是眾人身藏利刀,悄悄進入曹操的中軍大帳。就在千鈞一發之際,許褚來了!他什麽來呢?不是下班休息了嗎?原來,回到住處,他總是有點不放心,於是又回來巡視。進了大帳篷,徐他等人才突然發現是他,自然是大吃一驚,臉色大變。許褚立刻出手,將徐他等人一一制服,審問之後馬上送上西天。真相大白之後,曹操更加信任許褚,也更加注意自己的安全,進進出出,時刻都要把許褚帶在身邊。許褚就這樣,憑借自己的敬業心、責任心以及更重要的忠誠心,第一次把曹操從死神手中搶奪了回來。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封了許褚一個關內侯的爵位,以示獎勵,從此許褚就成為許侯爺了。

徐他事件之後,曹操的安全得到許褚進一步的保障,從內部對曹操發動近身行刺的事件,就很少見到了。因此,許褚到了十年之後,才又有了解救曹操於危難的機會,這是什麽樣的機會呢?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向西邊的關隴地區發展。當年八月,親自趕往關中地區的東大門潼關。潼關在今陜西省潼關縣北面黃河的南岸邊,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於此處的極為獨特的地理形勢,我在講述馬超的時候已有詳細描繪,這裏不再重復。當時控制關中地區的雜牌軍將領馬超等人,集中十萬兵力在此扼守,曹軍無法向西挺進。曹操采納大將徐晃的計策,繞道殺進關中。首先派先遣部隊,從潼關的東邊渡過黃河,前往北面的蒲坂縣(今山西省永濟市),再由此向西強渡黃河,在河西岸建立根據地。然後主力軍團再按這條路線如法炮制,就可以全部殺進關中。當年閏八月,先遣部隊得手,曹操隨即指揮主力,從潼關的東邊陸續北渡黃河。

就在曹操準備隨同最後一批部隊渡河的時候,馬超上萬騎兵向岸邊殺來。開始曹操很淡定,不走。身邊的許褚急得心急火燎,也不管曹操同意不同意,架起曹操就奔往河邊的渡船上。剛剛才爬上船,馬超騎兵已經趕到岸邊,箭如雨下。許褚連忙舉起硬質馬鞍,為曹操遮擋利箭。剛剛離開河岸,駕船的船老大又被飛箭射死,那船就晃悠悠向下遊漂去。馬超的騎兵,沿著河岸一邊追,一邊用箭射。許褚見勢不好,立刻只用左手舉馬鞍,騰出右手來操縱船舵。他是在淮河邊上長大的,駕船對他不是難事。俗話說,藝多不壓身。關鍵時刻,他的駕船功夫還派上了用場,把船轉向北岸,曹操這才僥幸脫離險境。用曹操自己的話來說,今天差點被馬超小賊困住了。

曹操成功繞過潼關,又向南穩步推進,當年九月,推進到了渭河的南岸。從這裏向西進攻關中的中心城市長安,就沒有什麽天險阻擋了。戰局不利,馬超想對曹操玩計謀,請求割讓地盤,雙方講和退兵。曹操表面答應,暗中要用離間之計。這一日,雙方都把兵馬退後,那邊的馬超和韓遂,這邊的曹操帶著許褚,二對二,騎著馬來在戰場的中間地帶,開始講和之前的接觸。身強力壯的馬超,本想在見面時,突然出手生擒曹操,但是看到曹操身邊的那位,身材高大粗壯,面相雄壯威嚴,懷疑是著名的無敵勇士許褚,於是問道:“聽說曹公有一位號稱虎侯的勇士,他在哪裏啊?”曹操回頭一指,只見許褚怒睜雙眼,死死盯住馬超。馬超覺得沒有必勝的把握,只好打消念頭。曹操故意同韓遂單獨交談,越說越高興,越說就離開馬超越遠,好長時間才分手。馬超懷疑韓遂與曹操暗中勾結,人心就散了。不久雙方決戰,曹操一戰成功,打敗聯軍,控制關中,西北方向的版圖格局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