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雄本色(第2/4頁)

話說劉備在前面打馬狂奔,張飛與二十名騎兵在後面掩護。當時的長坂坡前,有一條河橫斷道路,雖然並不寬廣,但是水深流急,難以涉水橫渡。劉備一行剛剛通過木橋,張飛即指揮手下健兒,把橋砍斷拆毀。等到曹軍騎兵來到北岸的斷橋頭上時,已經無法過河。張飛立馬南岸,橫長矛,睜雙眼,高聲發出流傳青史的怒吼:“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這裏的“身”字,乃是當時的習用語,意思就是“我”。前面說了,當時稱呼自己,照例是要稱名,以示謙卑。現今他稱呼自己,不說張飛,而說張益德,這是為什麽呢?很簡單,這是有意擡高自己,表示對敵人的藐視。對朋友要尊重,對敵人要藐視,他是很有原則的。他這一聲怒吼發威,最後的結果怎麽樣?史書說是:“敵皆無敢進者,故遂得免。”劉備和諸葛亮一行,安然脫險,這是事實。但是,把脫險的原因說成是“敵皆無敢進者”,就不免誇張了。曹軍對張飛的威名,確實是如雷貫耳。但是,要說對方就恐懼得不敢向前沖了,那也未必。因為對方湧來了五千人馬,其中的主力,又是赫赫有名的“虎豹騎”,也就是虎騎兵和豹騎兵的合稱。《三國志》卷九《曹仁傳》裴松之注引《魏書》記載,曹魏軍隊的虎豹騎,被稱為騎兵中的“天下驍銳”。現今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豹騎司馬”的官印。相形之下,張飛只有二十多名騎兵,你說對方敢不敢向前沖?其實,對方止步不前的關鍵原因,還在於河流的阻擋。橋梁被毀,水流湍急,很難強渡,再加上張飛的怒吼發威,最後就收到了期望的效果。

那麽羅貫中怎麽會損害到張飛的知名度呢?《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對上面這段真實的歷史場景做了改編。改編可以,但是你不能亂改。張飛的怒吼,《三國志》卷三十六《張飛傳》上原本是“身是張益德也”,清清楚楚六個字。他一改,改成了八個字“我乃燕人張翼德也”,這就出狀況了,有問題了。首先,他加上的“燕人”兩個字,意思是先秦時期燕國故地的人。但是,加這兩個字,增添不了張飛的光彩,反倒滅了他的威風,損害了他的知名度。為什麽呢?想想看,如果你是某個領域頂尖的天王巨星,骨灰級的、王牌大腕兒,只消報出尊姓大名,就能把對方嚇倒,對不對?比如在籃球界,只消說“我是喬丹”,在足球界,只消說“我是小貝”,那就足夠了。姓名前邊還要加上說明,說明自己是何方人氏,這就清清楚楚地證明:你的知名度還不夠,腕兒還差得多,所以生怕對方不曉得,對不對?筆者在前面講關羽時說過,自從關羽在萬軍之中,殺了袁紹手下河北第一名將顏良之後,“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的威名,就在曹營中打響了,傳遍了。正是因為自己大名鼎鼎,所以張飛才會在斷橋邊上有這大聲一吼。既然名聲在外,響當當地人盡皆知,那麽在沙場上的同行面前,還用得著加“燕人”兩個字嗎?萬一對方把“燕人”,錯聽成了發音相似的“閹人”,不是更糟糕更搞笑嗎?所以,羅貫中這一改,實在是畫蛇添足的敗筆,而且還損害了咱們張飛張三爺的知名度。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損害張飛姓名權和知名度的始作俑者,還不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此之前問世的元代《三國志平話》,就已經把張飛的表字“益德”,改成了“翼德”;在長坂坡前的那一聲怒吼,也寫成了“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共吾決死?”可見整個過程,是《三國志平話》實施侵權和損害在先,《三國演義》跟著侵權和損害隨在後。今天我們要想來認識張飛的真實形象,就不能不把來龍去脈搞清楚。

張飛第三件因誤導被損害,而且扭曲最嚴重的東西,就是他真實的形象。後世流傳的張飛,被弄成了一個作風魯莽、性格暴躁的粗線條人物,與程咬金、李逵有一拼。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卻完全不是如此。那麽我這樣說有什麽證據呢?

證據不用多舉,只消來看張飛第一次取得的輝煌勝利,也就是義釋嚴顏的江州之戰,就會完全明白。

建安十八年(213),劉備喧賓奪主,動手攻占益州。益州的軍政長官劉璋在成都頑強抵抗。為了加強攻勢,劉備便在第二年,從荊州緊急召喚張飛等人,跟隨諸葛亮率軍趕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戰,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打響了。

古往今來,從江漢平原進入天府之國,最近便的交通大動脈就是長江。張飛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達益州東部最重要的軍事要塞江州城下。江州,在現今的重慶市區,當時是巴郡的首府。不過,江州雖然地位重要,這時的防守兵力卻相當薄弱,因為劉璋的主力兵團,已經集中在江州的西北方向,正在全力保衛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因此,張飛很快就將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對方的主將嚴顏。於是便出現了《三國志》卷三十六《張飛傳》中記載的生動一幕。張飛責罵被捆綁的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我們大軍來到,為何不舉手投降還敢出兵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