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鏖戰荊州(第3/4頁)

逍遙津倉皇逃命,清楚地證明了一點:將擴張方向選在長江下遊北岸曹操的地盤上,的確不是明智的選擇。而這正是呂蒙當初謀略策劃中早已做出的判斷。經過一年多的深思熟慮,孫權開始了第二段演出——“變臉”。

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孫權的特使徐詳,來到剛剛當上魏王的曹操面前,表達孫權請求投降,從此臣服的耿耿忠心。曹操欣然笑納,也派使者前往江東安慰示好,而且決定與孫權聯姻。孫權把咬牙切齒的兇臉,變成鮮花綻放的笑臉,使得北面的威脅大大緩解之後,重新將視線轉向西面的荊州。他委任呂蒙接替病死的魯肅,正式擔任主帥,駐屯在荊州的重鎮陸口(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至此,孫權的客串表演宣告結束,他將表演的大舞台交給了呂蒙。

呂蒙“奇襲荊州”的演出,由四個樂章組成。第一段叫“示好”,第二段叫“裝病”,第三段叫“換人”,第四段就是“動刀”了。且看他一一演來。

呂蒙一到陸口接任,對外第一要務,就是向鄰居關羽盡量表示友好。同時暗中預作種種準備,然後耐心等待有利時機,也給關雲長來一個“變臉”,只不過是笑臉變兇臉。以上就是“示好”。

兩年之後,時機果然來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在爭奪漢中郡的激戰中擊退曹操,自稱漢中王。作為呼應,在荊州的關羽,也向北面曹操控制下的重鎮樊城和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發起猛烈攻勢。但是,關羽還留下相當強勁的部隊,守衛後方的要塞江陵、公安等處,防備孫吳的偷襲。呂蒙得知情報,立即裝出身患重病的模樣,同時秘密向孫權上奏說:“微臣經常有病,請求帶一部分兵馬,公開回京城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對外以治病為名。關羽知道後心中放心,必然會將後方的主力調往前線。此時出動大軍,星夜趕赴上遊,乘虛發起猛攻,就可以一舉攻占南郡,擒殺關羽了!”孫權馬上做出完美配合,發出公開的文告,當時稱為“露檄”,召喚呂蒙回京城治療重病。以上就是“稱病”。

呂蒙走了人,留下的位置怎麽辦?所以接下來是第三樂章“換人”。換上誰呢?也是非同凡響的角色,他就是陸遜。後來的陸遜,那是大名鼎鼎,但是在眼下,他還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階段。當時,他擔任普通將領,駐屯在長江的要塞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呂蒙稱病回京城,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望上司,對呂蒙說道:“強敵關羽接壤,將軍為何遠離來到下遊,走後的局面不是令人憂心嗎?”呂蒙不能泄露天機,就敷衍說:“你的話很對,但是我確實病重啊。”陸遜又說:“關羽驍雄自傲,氣勢淩人。目前在襄陽建立大功,驕傲放縱,只想往北進攻,對我方沒有提防,一旦聽到您又生病遠離,必定更加沒有防備。如今出其不意動手,完全可以制服他。將軍到下遊見到至尊,應當好好計劃一番。”呂蒙一回到建業,就向孫權建議說:“陸伯言思慮深遠,才能堪當重任。現時他的名聲還沒有傳到遠方,不會受到關羽的顧忌,正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如果讓他接替微臣,應當要求他對外收斂深沉,暗中卻觀察對方形勢和要害,這樣就能完成大事。”前面說過,大力舉薦賢才,是孫吳歷屆主帥的突出品德,呂蒙也不例外。而此時的孫權,也是從善如流,立即任命陸遜接替呂蒙鎮守陸口。

陸遜一到陸口,就接著表演“示好”,而且演得比呂蒙還精彩。他寫信給關羽,首先大力吹捧對方,說是貴將軍新近在襄陽建立赫赫戰功,真是了不起;然後大大貶低自己,說我一介書生,根本承當不了鎮守陸口的重任,所以殷切盼望貴將軍今後多多關照雲雲。關羽看了很高興,也很放心,心想孫權小兒,怎麽派了一個如此不頂事兒的軟蛋角色來啊。放心之後,他就把後方的精銳,不斷調往前線增援。

不久,關羽又派兵越過湘水邊界,搶奪孫吳建在邊界附近的糧倉。此舉的後果很糟糕,破壞了戰略夥伴關系不說,還暴露了自己糧食嚴重缺乏的軍事機密。陸遜看到關羽的後方空虛,軍糧又缺乏,趕緊密報上遊的孫權和呂蒙,絕佳戰機出現。閏十月,呂蒙出動主力奔赴上遊。這至關緊要的收官折子戲“動刀”,他又是如何表演的呢?

在孫吳水軍船隊到達尋陽(今湖北省武穴市東北),即將進入對方境內時,呂蒙命令全軍偽裝成商船船隊,將士都隱藏在船艙下面;艙面上搖櫓掌舵的駕駛人員,一律換上當時商人才穿的白色衣服。偽裝完畢,然後晝夜兼程,殺入敵境。每到一處對方在長江邊的瞭望哨點,特別行動隊就悄悄上前,將守軍全數俘虜扣押,使得對方的軍事情報系統,完全變成聾子和瞎子。全軍來到關羽後方的要塞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城下,此處的守將叫做士仁,早已起了二心,立即舉手投降。此人姓士,名仁,《三國志》卷四十五《楊戲傳》記載得清清楚楚。但是,《資治通鑒》在流傳過程中,誤加了一個“傅”字,《三國演義》又以訛傳訛,也變成“傅士仁”,以便諧音“弗是人”,對其加以醜化。現今一些影視劇,不加分辨也盲目跟風,就有點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