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子孫計(第3/3頁)

李氏心裏已經拿定主意,將看著兆佳氏當成自己的差事之一,不再讓孩子們費心。

……

曹府家眷搬到海澱園子後,曹颙每日要衙門當差,可是也住在海澱園子。因聖駕不在京,免了大朝會、小朝會之苦,上午晚些到衙門,也沒有幹系。

只是曹颙身為小領導,遲到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也容易引人非議。所以,起床就早些。

如此早晨天剛亮,他就要起身,從海澱到城裏;落衙後,再出城去園子。半月下來,看著清減不少,使得初瑜甚是心疼,想要搬回城裏住,被曹颙勸下。

每次來回騎上兩個時辰的馬,曹颙覺得筋骨舒活多了。

曹頌身為外班侍衛,沒有隨扈,還在園子這邊駐守,如此一來,離曹家園子倒是方便,隔三差五地過來給親長們請安。

這一日,他帶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曹項來了家書,綠菊生了一個兒子,母子平安。信中除了給長輩們報喜外,還請大伯給孩子賜名。

在這個社會,子孫繁衍是家族大事。

曹寅心中原本對那個放棄了科舉仕途的侄子有些不滿,但是已經過去一年,早已不計較了。這次聽說添了侄孫子,他也是高興不已,當晚多喝了好幾杯。

他心中唯一遺憾的地方,就是兒子沒有廣置妻妾,要不然長房也不會這般骨肉凋零。但是媳婦身份尊貴,又生了長孫天佑,他這做公公的,也不好說什麽。

只是在安置的時候,他跟妻子提到,要不要請太醫,給兒子媳婦好好診診脈,看能不能再好好調理調理。

他心中始終記得曹颙當年所說的“夢”,長房有斷嗣之憂,由二房侄子繼承香火。

李氏曉得丈夫心病,是因二房添孫的消息。

猶豫了半晌,她才低聲對丈夫道:“老爺,皇上比老爺還年長幾歲,這幾年卻連著添了幾個小阿哥……要不然,從府裏挑兩個本份的丫頭,留在老爺身邊侍候……”

曹寅聽了,只覺得酒醒了大半,“咳”了兩聲道:“荒唐!孫子都滿地跑了,還納妾,成何體統……”

李氏當年是從媳婦熬過來的,生了兒子後還被老太君指了琉璃下來。將心比心,她實不願意讓媳婦再遭一次自己的罪。說這句話,也是曉得丈夫愛惜名聲不會甲子之年納妾,才用這個來堵丈夫的嘴。

少一時,聽到丈夫仍是長籲短嘆,李氏有些不忍心,低聲道:“聽說太醫院那邊有好藥,十五側福晉就是吃了那邊的方子才懷上的,趕明托人問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