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爭新(下)(第4/5頁)

從高太君這邊出來,紫晶又去了田氏與憐秋姊妹處,說了端午節在高太君屋裏吃飯之事。

曹寅夫婦與曹颙夫婦都不在,高太君是府裏的長輩,田氏與憐秋姊妹自然是沒有話說。

待紫晶回到葵院,就有媳婦子來請示。

多是些過節的人情往來,有送出去的禮,有收到的禮。不管是送出去的,還是收回來的,紫晶都親自過目,又叫人記好賬目,不敢有絲毫懈怠。

除了這些,還有府中下人過節的賞賜。

這個自不必說,有舊例可循。其中有幾個今年差事辦的好的,紫晶已經寫信給李氏請示過,多添了幾兩銀子。

曹項五月初四納妾,五月初六出京外任之事,紫晶已經聽說。因日子趕得緊,這個時候再寫信給熱河那邊請示已經來不及。

說起來,曹家子侄,放外任的曹項並不是頭一個,還有曹颙在前頭。

只是曹颙是長房嫡子,曹寅與李氏作為父母,給兒子預備的東西與給侄兒的禮,這根本沒有可比性。

雖說李氏出京前,交代過人情往來,讓紫晶看著斟酌,但是紫晶也不敢自專,多了尋了舊例,或是參照近年彼此往來的過禮,擬定的單子。

像曹項這樣,是骨肉至親,唯一能參照的就是曹頌與曹碩結婚時的賀儀。

但是納妾比不得娶親,這外放也同在家時不一樣。

費了好些心思,紫晶才算敲定了禮單。

曹寅作為伯父,以他的名義,送的是兩塊好硯台,還有兩盒上等湖筆;李氏這邊,則是選得兩套成衣,還有幾塊料子;曹颙這個堂兄,送的程儀是銀錢;初瑜這邊,則是給曹項兩套官服,還有給新姨娘的一套首飾。

紫晶作為內管家,既曉得了消息,也少不得自己添一份禮。給曹項的是一對鎮紙,給新姨娘的則是一對金葫蘆的耳墜子,還有套梳子。

預備妥當,紫晶都叫人包了,好等著初四送到東府。

又有媳婦子來請示家務,紫晶在正忙著,就見有丫鬟來稟告,道是韓江氏來了,在前院等著紫晶。

兩人數天前才見過,莫非有什麽事兒?

四月二十八,稻香村新鋪子開業那天,紫晶去韓江氏的宅子聽戲,到底身份所限,放心不下府裏這邊,小坐了一會兒便告辭回府。

到了前院偏廳,韓江氏正站著等著,臉上的面紗也沒有去。

“韓奶奶這是有事兒?怪熱的,趕緊坐下說話。”紫晶一邊招呼著,一邊叫人去準備涼茶與果盤。

韓江氏沒有就坐,道:“姑娘,外頭有幾輛騾車,上面拉了銀子,還請姑娘這邊清點入庫吧?”

“銀子?”紫晶聽了,頗為意外。

按照之前說好的規矩,一年清三次賬,是在清明、中秋與小年。

因今年要添新鋪子,清明的賬算出來了,但是銀子沒清。這新鋪子開業才幾日,怎麽就要清點銀子了?

“這幾日的買賣不錯,鋪子裏積了不少銀錢。我怕招來宵小,想著還是送到府上入庫穩當。”韓江氏見紫晶疑惑,解釋道。

“這才四、五日功夫啊?”紫晶聽了,不由感嘆:“還是韓奶奶會做生意,連咱們小小姐、小少爺們,都會說九子粽的對子了。”說到這裏,她忍不住好奇地問了一句:“韓奶奶,這大概有多少銀子?”

“將錢在錢莊都換成了銀子,攏共有兩萬八千六百多兩。六百的零頭留下了,這次送來兩萬八千兩。”韓江氏說道。

紫晶聽了,笑著說道:“韓奶奶這賺銀子的手段,趕得上我們家大爺了。我這就叫人,開庫房去……”

銀庫有幾間,有兩間裝著古董字畫,還有不用的大家具,裝銀子的只有一間。

曹家的現銀不多,有的在南邊魏信處,有的在曹方那邊周轉曹家其他的零散生意。

初瑜的俸銀是入內庫,不進總庫房的。曹寅父子兩個的俸祿,都不夠府上的開銷,還得每年莊子的銀子用來補窟窿。

待韓江氏使人送來的銀子,清點完畢,入了庫房,這銀庫才有點名副其實。

韓江氏看在眼裏,頗為唏噓。沒想到曹家這麽大的門面,就這點家底。

早年在江寧時,曾聽說過曹家豪富,還有說曹寅貪墨的,如今看來,傳言不可信。

對於曹寅,韓江氏只是到曹家時,無意遇過一遭,跟曹颙卻是打了數次交道的。

龍生龍,鳳生鳳,若是曹寅真是貪鄙之人,曹颙還能好到哪兒去?

由父看子,由子也能看父。

若是曹颙真是貪婪之人,當年在江寧就不會以公平合作的方式同自己個兒借貸。

換做其他人,許是還會顧及程家的背景。

曹家當年的江南,權勢滔天。別說韓江氏是程家支系的外甥女,就算她是程家嫡支的千金小姐,若是曹家使人上門說上一聲,程家怕是巴不得將閨女送上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