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戰火”(下)(第3/4頁)

這真是一個難題啊,要打仗了,卻沒有銀子。曹颙不由皺眉苦思,卻是想不到破解之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行軍打仗,後勤供給保證不了,那還扯什麽?

有些不對勁,曹颙察覺出古怪。

這軍國大事當是皇帝操心的,康熙就算要找人商議,也當是找諸王貝勒、滿漢學士、六部九卿,怎麽會找他這個五品郎中?

說這些,就為了確認下塞外雪情?帶著疑惑,曹颙不由擡起頭來,正好與康熙對了個正著。

“知道朕為何叫你跪麽?”康熙冷哼一聲,開口問道。

曹颙卻是真想不出,臉上的懵懂半點沒有作偽,低聲回道:“小臣魯鈍!”

康熙見他如此,不由皺眉,道:“你不是個糊塗人,卻是不肯動腦子。男子漢大丈夫,誰不想出人頭地、建功立業,你卻生怕冒尖,半步不肯多走。這般憊懶,對得起朕麽?”說到最後,已經是帶著幾分怒氣,望向曹颙的目光也森冷得狠。

曹颙只覺得頭皮發麻,立時從凳子上起身跪倒。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此刻,康熙雖不會“流血千裏”,但是盛怒之下,將曹颙料理了也不算稀奇。

喜怒無常的,就是帝王。容易遷怒的,也是帝王。康熙擔心漠西蒙古的狀況,又因國庫沒有銀子焦慮,遷怒之下,曹颙卻是不死也要褪層皮了。

雖說也是畏懼,但是曹颙因自己如此貪生怕死而感到羞辱,一時之間,竟是無語。

“過去的只當你年歲小,朕不怪罪於你。這‘孝義’都有了,你也當思量著為朝廷盡盡忠。去年,國庫徵銀兩千九百八十九萬三千余,內庫徵課銀三百七十四萬一千余兩。以你一人之力,就是耗盡腦汁,也不可能斂舉國之財。朕不難為你,三年功夫,本錢朕出,你給朕賺一千萬兩銀子,這就是朕給你的旨意!”康熙望著曹颙,鄭重地說道。

三年一千萬,每年三百三十三萬余,背後還是皇帝,這當不算是難差。

曹颙卻猶豫了一下,小聲道:“萬歲爺,臣在兵部,這……”

康熙擺擺手,道:“兵部怎麽了,還耽擱你想主意不成?你草的那份牧場折子很好,朕使人抄寫了十幾份,叫人送到各處看了。看著都是好提議,卻不曉得成效如何。由你盯著,也好讓八旗牧場早些恢復元氣。”說到最後,神情終於舒緩些。

這是一個人兼兩個差事了,曹颙卻隱隱地有些興奮。許是他最近正沒有目標的緣故,正覺得找不到大方向。

雖說早已經打定主意,盡力阻止鴉片對中國的侵入,不過眼下曹颙就有些使不上力。

如今東印度公司還沒有大規模往往中國傾銷鴉片,每年從廣東海關進的鴉片數量不多,多是用在藥用上,流向民間的並很少。

中國下邊也有種植罌粟,提煉鴉片的。朝廷雖說沒有明令禁止,但是種植面積有限,產量不成規模,多是低價流入藥鋪,目前影響力不大。

思量了一回,曹颙說道:“既是聖旨,臣自是領命,竭力而為。只是牽扯到銀子,若是臣出面,年少力微,保不齊引起他人的貪念。縱然是萬歲爺寬仁,不與之計較,生出是非也不好。求萬歲爺體恤,另委穩妥之人台前,還是讓臣居於幕後吧!”

除了怕成了靶子,不願出頭外,曹颙也不願直接同皇家賬目沾上瓜葛。還是當保持些距離才好,也算是避嫌疑。

要不然自己給康熙做牛做馬幾年,再被四阿哥給處理了,那豈不是很冤枉。

康熙聽了,臉上不由添了笑意,道:“曉得畏懼,是好事,總比不知道天高地厚強。曉得你不喜招搖,朕就依你……”

曹颙從乾清宮出來時,已經是漫天星辰。

宮門已經落下,因身邊有乾清宮侍衛帶著聖旨康熙手諭送出來,曹颙才出得宮來。

不遠處,提著燈籠帶著站在人前等候的,除了跟曹颙一道過來的鄭虎與任家兄弟外,還有魏黑。

見曹颙出來,魏黑將手中的燈籠,交到旁人手中,吩咐他們去牽馬。

“怎麽勞煩你等著,這都多晚了?”曹颙說著,瞅了他身後的長隨護衛們一眼,人數比進宮前多了一倍不止:“魏大哥這是擔心我?何至於此,畢竟是內城。”

魏黑卻是搖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周全些,總歸是妥當。公子身份貴重,切莫大意。”

“是啊,大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之前糊塗賬還沒清理幹凈,大爺可不能沒事人似的。”鄭虎跟著說道。

雖沒有什麽煽情的話,但是卻難掩其中的關切之意。曹颙沖兩人笑笑,點點頭應下,心裏甚是暖和。

說話間,馬匹已經牽了過來,眾人翻身上馬,簇擁著曹颙回了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