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炎南渡(第2/11頁)

用幾萬人去消滅幾十萬人,我試著琢磨了一下他的心理原動力,不外乎兩條:

第一,出其不意。這個好理解,都在放假嘛,珍珠港是怎麽廢的,不就因為一個星期六嗎?

第二,優勢心理。杜充認為他代表官方、代表正義。在這種人的心裏,老百姓豬狗不如。他只要想殺,隨時就可以舉刀,老百姓連躲都是犯罪!

於是,宋王朝的軍隊在分崩離析、軍力極度匱乏之際,在開封城裏展開了極其英勇、強悍、殘酷、冒傻氣的自相殘殺。

沒有意外,幾十萬人的那邊打贏了。當天,不僅張用早有準備,連王善都帶人從城東頭趕了過來參加活動。這還有什麽搞頭,官方代表那邊輸得慘不忍睹。在一面倒的局面裏,只有嶽飛取得了勝利。他率領兩千人,擊敗了幾萬人,還殺了對方的將領。

王善等人勝利了,可開封城再也待不下去了。難道他們能趕走杜充,占領王城,建立美好和平的新王國嗎?老百姓的慣性思維讓他們覺得殺了官方的人,就應該逃跑,於是,幾十萬人一起離開,他們的目標是陳州(今河南淮陽縣)。

杜充的目地達到了。不管是打走的還是怎麽的,民兵們離開了。這不是很好了嗎?不,杜充的官方慣性思維也被啟動了,他認為,老百姓殺了官方的人,逃跑了,那就得再追上去抓回來殺掉。

他又派幾萬人出城去消滅那幾十萬人……這種二貨行為的結局就不用預測了,肯定輸得更慘、更徹底。這幾萬人被幾十萬人擠進蔡河(今渦河),人馬踩踏,屍體浮滿河面,沒死的人被逼到鐵爐步附近。直到這時,民兵們才收隊回營。

這次行動裏沒有嶽飛,估計他是煩透了,再也不想摻和進去。

上面的事發生之後,建炎集團迅速發來了賀電,對杜充凈化開封城空氣的行為大加贊賞,認為只有這樣一個開封城,才最適合官員們居住。

趙構本人也很高興,他給杜充加了很多印象分,這些分數以後會起大作用。同時,他任命黃潛善、汪伯彥兩人並相,正式全權處理國務。做完這些之後,年輕的、處於嬰幼兒期的趙構覺得一切都太完美了,這個世界還需要添點什麽呢?

想來想去,硬是啥也沒想出來。於是,他只好用實際行動去懷念處在苦難中的父皇——就是按照趙佶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趙構開始沒日沒夜地在後宮幹活。不許笑,這是件很嚴肅神聖的事情,哪個皇帝上班了都得這麽幹,兒子必須多,女兒也不能少。趙構這時只有一個小兒子,身體還不怎麽樣,這讓他心裏很沒底。為了列祖列宗,他必須加班加點。

揚州城從這時起,變成了一個幸福的海洋,皇帝、宰相在裏邊快樂地遊泳,遊來遊去,沒完沒了。為了能繼續快樂,兩位新上任的宰相聯名發布了一條命令——不準任何人,包括各級官員,以任何理由,包括為皇帝的安全著想,去議論邊防之類的事情;不準任何人散布揚州城不安全的言論;不準任何人以揚州城不安全為理由,攜帶家眷、拿著家產出揚州城。

這條命令生效之後,離這裏很遠很遠很遠的北方,另一條命令也下達了。金軍再一次大舉南侵,目標直指揚州城和趙構。

這次的金軍是金國的二號人物完顏宗翰從原遼西京派出來的,領頭的三個人分別叫完顏拔離速、烏林答泰欲、耶律馬五,兵力嘛……不算太多,五六千左右,全騎兵。

這幫女真、契丹混合組團的騎兵就這樣直奔揚州城去了。從一定角度來看,非常符合突擊、閃電、斬首之類的戰術,他們把一切枝枝杈杈都拋在後邊,包括開封城,直奔趙構和建炎集團。只要把他們拿下了,宋朝的抵抗立即清零。

很英明是吧。其實,真實的內幕是,金國人也是迫不得已,主要是因為杜充是一位空前絕後的大牛人,任誰也惹不起。

金軍的第一目標本來是開封城,可是沒等他們兵臨城下,也就是剛剛到達黃河邊上時,突然間河水奔騰咆哮、決堤而出,黃河決口了!

這是杜充幹的,在開封城失去兵力之後,他迅速想到了這個應敵之法。得有多麽靈敏的腦子、多麽巨大的決心、多麽歹毒的心腸,才能下這種命令啊。趙佶、趙桓面臨滅國之災時,都沒敢用這一招。

這一次黃河決堤之後,滾滾濁浪向東漫過滑縣南、濮陽、東明一帶,再向東經過鄄城、巨野、嘉祥、金鄉一帶,匯入泗水,經泗水南流,奪淮河入海。

上面這些不是羅列信息,它意味著黃河改道了,這是超級災難。當時,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一帶的百姓被淹死二十多萬;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數達近百萬;無家可歸、淪為難民的人近千萬;北宋最繁華富饒的兩淮地區變成了廢墟。後來,黃河與淮河之間的這條臨時通道一會兒通一會兒堵,幾十年之間不被人力所修復,幾乎成為永久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