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靖康(第4/8頁)

老百姓看到,會叫好、解氣;六賊及賊黨們看到,會害怕、怨恨;中立的良心未泯的大臣們看到,會慚愧、無奈,而落在趙桓、李綱的眼裏,這就是個巨大的天賜一樣的機遇!

多年來,六賊把持宋朝官場,容不得半點不同聲音。六賊即宋朝,這是宋史近二十年來的鐵律。如今面臨生死關頭,趙桓、李綱空有救國之心,卻一個能用的人都沒有。

必須迅速打破這塊鐵幕。

陳東來得正是時候,稍晚都會誤事。他提出來殺掉六賊,根除全體黨羽的建議,在之前史書裏只承認了他的熱、解恨的作用,卻忽視了最重要的功能。

迅速完成新舊官場的交替,哪怕底下的辦事人不變,除掉六賊之後,新皇帝的命令才能有權威性。

這件事情和各項城防事務混合在一起急劇運行,所有人所有的問題都攪在了一起,想在幾天之內就改朝換代,想想這是多麽瘋狂的事。但是李綱、趙桓也不必沮喪,他們有一個堅定的盟友,只要該盟友保持活力,那麽開封城裏的事就會以瘋狂的速度進行。

金軍。

金軍的動作越快,宋朝的改革越快!

轉眼間,三四天過去,新年到了。公元1126年的春節,正月初一的時候,趙桓宣布改元,這一年是“靖康元年”。初二時,北方戰報火速傳來,金軍渡過了黃河。

率領著開封禁軍精銳的梁方平太監,簡直丟盡了北宋一系列武裝太監的臉,他到了黃河邊上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在初二這一天聽說相州(今河南安陽)被攻破了,他立即倉皇逃跑。

他沒法不逃,看位置他駐守在黎陽津,那是黃河的北岸,任務是阻止金軍靠近黃河,不是阻止金軍渡過黃河。一字之差,難度太大了!

他跑了之後,南岸的宋朝跟著跑。黃河天險,這道開封城唯一的守衛線,就這樣輕易丟掉了。金軍沒受到任何阻礙安然渡河。

消息傳進開封城,初三的晚上夜漏二鼓時,趙佶帶著老婆、皇子、帝姬(原公主,趙佶閑得蛋疼,給女兒們換了個“姬”名字),出通津門坐船南逃。

這次的逃跑實在太突然了,連趙佶本人也沒有準備,他只帶出來了一個親信,是蔡攸;幾個太監,連一個侍衛都沒有。剛開始時坐船,但是開封附近水流平緩,實在太慢了,他雇了一乘小轎。小轎還是慢,想想金軍是騎馬的,這樣的速度對比,他能逃出去多遠?

於是,再乘船,昏夜之中,他們搭乘了一條搬運磚瓦的小船。這時,太上皇和皇後已經餓得不行了,可是禦膳房沒跟來,啥吃的也沒有。

一個船工很好心,分給了他們一個炊餅。

這是趙佶一生中少有的傳奇浪漫之夜。他經歷了坐船,改轎,再坐船,吃炊餅之後,在雍丘(今河南杞縣)附近再次上岸。

這一次,他騎一匹名叫鵓鴿青的禦騾,向睢陽(今河南商丘縣南)飛奔,直到雞啼時分才看到了一點點的燈火。濱河小市到了。

在這裏,一位老婆婆招待了饑寒交迫的徽宗一行。出人意料的,徽宗竟然非常的輕松幽默,老婆婆問他是哪裏人,他這樣回答:“趙姓,居東京,已致仕,舉長子自代。”

聽他這麽說,衛士們都笑了。趙佶看了他們一眼,自己也笑了。稍提一句,他逃出開封之後,聞訊追來的親信們逐漸趕了上來,最先到位是侍衛。

黎明時分,他們到達了商丘,這裏是宋朝四京裏的南京。這一夜,趙佶足足馳騁數百裏之遙。在這裏,趙佶胃口大開,想在早餐時吃魚,為此,他親自到市場上去買,和賣魚人互相砍價。他覺得很快樂,覺得生活重新變得清新。

比他日復一日地當皇帝、住皇宮有趣得多。

在泗上附近,大隊人馬追上了他。有宇文粹中、童貫、高俅等。他們各自帶來了龐大的護衛,其中以童貫為最,他有三千多人的勝捷軍。從這裏開始,趙佶重新擁有了班底,他們一路向南,最初的目標是維揚(今江蘇揚州)。

回到開封城,趙佶南逃,給趙桓、李綱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尤其是童貫等人的追隨。實在是太妙了,不用動手清理,開封城裏的官場自己就出現了巨大的空白。

在此基礎上,新皇帝趁熱打鐵,對剩下的六賊動手。第一個目標是太監李彥。這個死太監在作惡的時候無所顧忌,公然明搶百姓的土地,這時報應臨頭,他的下場也最是幹脆。

殺頭,抄家。

第二個目標是前首相王黼。以王黼之奸,可以說百死莫贖其罪,但他的身份實在太高了,前首相,這在宋朝是塊地道的免死金牌。

趙宋有祖訓,北宋一代,不殺士大夫大臣。

但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靖官場!一個非常罕見的,堪稱宋朝頭一份的小動作計劃出爐了。王黼被貶黜了,他被降為崇信國節度使,永州安置。這是官方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