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掀開名世的袍襟(第2/5頁)

嬪妃們很不解,官家為何不在外面要水,弄得渴成這樣?

他苦笑了一下,說回頭了好幾次,都沒看見隨侍奉水的人。如果當時要要水,管事的人豈不要受現難?所以忍一下吧,直到回到宮裏。

更有一次,他半夜忽然想吃燒羊肉,想了又想,還是硬壓了下去。旁邊人問為什麽,他說,一旦他想吃,就會變成慣例,每天晚上禦廚房裏都會殺羊準備。天天殺生害命,於心何忍?

這樣的事很多,對眼前這些大臣們,他更加是輕拿輕放,平時的俸祿厚上加厚就不用說了,就算是犯了大錯,也沒有一棒子打死,永世不得翻身的例子。這樣的好,為什麽就換不回來些許的同情和理解呢?

近在咫尺的這個女人,不管她之前做過怎樣沒有分寸的事,她都陪著自己度過了之前戰爭動蕩,反叛不斷,黨爭煩人的日子。大臣們,你們道貌岸然、聖人嘴臉,難道身上就真的一點汙點都沒有嗎?拋開平日裏工作之余到各處勾欄裏公然鬼混,其它的醜行更是數不勝數。

就以孫沔你為論,就不是個好東西。

孫沔貪財好色。按說只要是男人,就沒有不好這兩樣的,可像他這樣出格的也實在不多。總體來說,他做到了到處好色,隨地發財,走一路貪一路,從沒有落空的時候。

先說財,他在並州當官時,衙門裏的吏卒們時常出公差,四面八方,跑得超勤快。卻不是為了公務,是拿著朝廷的旅差費,給孫沔販運紗、絹、絲綢、紙還有藥品。這很讓人討厭,不過是當時的風氣,幾乎每個官員都搞這樣的把戲。

同時過百萬的禁軍、廂軍,各衙門的小吏衙役們也就都有了營生,不至於太閑了。

上面的是通例,下面就刺激了。孫沔貪財時是兇狠型的,只要擋了他的財路,不管是誰,都小心著家破人亡。他在杭州當官時有兩件事,很有代表性。

首先是繼續做買賣,孫沔親自出馬,和一個姓鄭的蕭山人談紗的價錢。鄭某一時不識官商真面目,出的價很高,而且不還價。孫沔只好懷恨出門,越想越氣,決定來個狠的。他派人去查鄭某的案底,辛勤查帳之後,果然查到這人偷漏了稅。

把柄在手,價錢好說。可惜鄭某把事兒看得太輕了,孫沔要他的紗,更要他的命,一點偷稅的勾當,就把他發配到了別州,家產全部充公!

這還是勉強說過去的事,畢竟鄭某自己手腳不幹凈,給孫沔留下了整人的理由。下一件事,就純粹是惡人本性,卑劣的畜生行為了。

杭州自古繁華,地傑人靈之外,還相當的有錢,民間總有些稀奇古怪的寶貝偶爾曝光。杭州市民許明就藏有100顆成色極好,渾圓碩大的珍珠,以及一幅郭虔暉所畫的《鷹圖》。地道的奇珍加古董,讓懂行的孫沔大流口水。為了得到這兩樣東西,孫沔大動了一番腦筋,想出了一個層次分明,超級混蛋的計策。

東西有兩樣,要個個擊破。謹防許明一時沖動,把寶貝毀了,來個玉石俱焚。他由自己的小舅子出面,先去買珍珠。100顆罕見的大珍珠,他出價32000錢,也就是320貫!幾乎連一顆珍珠都夠戧買下來。但是竟然成交了。

這就是手段的高明。孫沔摸準了許明的心理,許明愛珍珠,更愛《鷹圖》,總想著花些代價把瘟神打發走,所以對珍珠就不會認真。

珍珠之後,《鷹圖》就更成了許明的命根子,孫沔知道得玩狠的了。現在請朋友們掩卷默想,要用什麽樣的手段,才能讓許明乖乖地交出寶貝,不得不屈服呢?

千年之後,都覺得匪夷所思。孫沔居然查到了許明小時候有個乳名,叫“大王兒”。這就是罪,一介平民,僭越稱王,你想造反吧!

許明被刺配充軍,《鷹圖》順利落到孫沔手中。許明直到孫沔調離杭州之後,才在營牢裏自斷一臂到提點刑獄使司喊冤,得到釋放。

以上是孫沔的貪財事例,下面看他的好色。

孫沔之好色,達到了兼收並儲,來者不拒的程度。具體的表現就是無論是良家婦女,還是軍營官妓,只要他看上了,就在劫難逃,終究到手。

他在處州當官時,某次外出遊玩,偶遇一位名叫白牡丹的女子,突然心動,不可抑制,於是誘(史書原字)回官舍,如此這般。這是第一件,第二件發生在並州,他在上任的路上,居然公開接收妓女一路同行。

以上考慮到被害方的身份,妓女,還有白牡丹這個名字就不是正當職業者,孫沔的行為只能歸納到行為不端上,小小的風流罪過。那麽請看下一例。它也發生在風景如畫的杭州。

杭州自古多美女,西湖邊上總關情。孫沔曾經日夜都在那裏留連。結果他就看到了一位姓趙的超級美女。可惜名花有主了,她許配給了一個叫莘旦的人。孫沔開動腦筋,要怎樣才能不合理但絕對合法的把趙美女據為己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