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獨立賀蘭山(第4/4頁)

於是遼國人就敗了。是不是有點無厘頭,太兒戲了吧?一場大風就改變了20多萬以上兵力的對決結果?

那都是天上打雷,都當是上帝風的百戰精兵,死都不怕,還怕什麽大風?您倒是挺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耶。

可就是怕大風。其實將心比心些就會懂了。我們現代人在城市裏感受沙塵暴時是什麽樣子,大家都知道吧。那可離著大西北千萬裏遠呢。再想想當年遼國人就在原產地裏品嘗最新鮮、最生猛的沙塵暴,那是什麽滋味呢?人種的不同,是最沒法改變的事實。

遼國人來自水星(綠色草原),黨項人來自火星(沙土荒原),就這麽簡單。

蕭惠大敗,李元昊又沖向了耶律宗真的禦營,禦營裏也是契丹人,大風面前人人平等,於是繼續大敗。其中國王耶律宗真帶著兒子和幾個最貼身的親信逃了出來。一路狂奔,才沒當姐夫的階下囚。

這一戰,遼國人17萬精兵全軍覆沒,隨軍的貴族、大臣除了被殺,全被俘虜,是開國137年以來僅有的,也最慘痛的一次失敗。

敗後直接的惡果,是無條件地承認了西夏獨立的事實,李元昊從此和耶律宗真平起平坐。但只是表面,更沉痛的代價在後頭。

我們回憶一下,在前面我說過的3句話——

第一句——那個最想占便宜,也真正兩邊都占了便宜的,它吃的虧最大,之後亡國滅種的大禍就種在這時。”

遼國的滅亡就始於這時,百戰軍威出現了裂縫,不僅西夏方面找到了自信,就連它背後的女真、渤海等邊遠小國,也知道了契丹人並非不可戰勝。以後他們都會揭竿而起。這就是貪婪的後果。貪小便宜吃大虧,老大不是那麽當的!

一直都保持著英明神武的架子,誰敢動你?

第二句——最強悍進取的,最朝陽奮發的,變得一蹶不振,之後一百多年裏剩下的歷史再沒有半點值得驕傲的業績留下。

這是說西夏的,現在做總結還有些早,只能說李元昊在現階段,真的是南邊欺負了宋朝,北邊痛打了遼國,不管過程怎樣,他做到了當世無敵。可效果呢?無論是對宋朝,還是對遼國,他都是主動求和。就算耶律宗真只剩下了幾十個人,在黨項荒原上逃命,他都不敢追殺。

這樣的勝利,有什麽滋味?

現在回到主題,第三句話是說給宋朝的——“看著最怯懦無能的,最吃虧屈辱的,反而最平安穩定。五千年歷史裏最被人向往的傳說盛世就在之後形成。”這句話,可以解釋宋仁宗趙禎在這段歷史裏的各種奇怪行為。

比如他的遲鈍,他的懦弱,還有他的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