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所謂名相(第2/11頁)

宋朝迅速作出了反應,派出一位契丹人的夙敵出任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其具體駐防地設在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代縣,在城西北大約四十華裏的地方,又名西陘關,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三關絕險,居於代縣北境的恒山之上,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孤峰聳峙,相傳連南雁北返,都沒法飛越山巔,要從山間縫隙之中才能通過,所以謂之“雁門”。

雁門向東,是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接連翰海;向西,有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直到黃河岸邊,是中原漢地自外長城以後,最關鍵也是最後一道屏障。中原歷代王朝都派出了當時最強的將領來把守這道門戶。

戰國時,趙將李牧奉命常駐雁門,大破匈奴十余萬騎;

秦時,始皇帝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出雁門北擊匈奴,悉收河套之地,並修築了萬裏長城;

漢時,李廣曾在此與匈奴交戰數十次,緊守漢家門戶,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

唐時,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守雁門。

這就是雁門天險的意義所在,“三關沖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宋朝太宗年間派出的這位抵擋契丹人的英雄名叫楊業。

楊業終於恢復本姓,成了一名宋朝人了,並且受命鎮守這關乎宋朝全境安危的第一險塞,作為軍人,他應該沒有遺憾了。何況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宋朝的第二軍人,實際上軍功第一的潘美。英雄重英雄,好漢惜好漢,不管後來發生了什麽,這時的潘美和楊業是兩位真正的軍人,不管在戰場下能否在一起喝酒,上了戰場,他們是可以互相交托生死的戰友。

戰爭馬上到來,上一次的大敗,讓本想報復的遼國皇帝耶律賢大怒,歷史證明,這個人的身體是很不好,但是他的精神非常強悍。他立即就又派出了十萬大軍,由遼西京節度使蕭多啰與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統率,出幽州進犯漢地,進攻地點就選在了代州絕險雁門關。

遼國人選中了雁門關,這是招險棋,天險意味著易守難攻,可是天險之後,就是一馬平川。契丹這麽搞,純粹是拉著宋朝人一起上懸崖,總有一個人要掉下去,不是我,就是你!

挑戰來了,這次別想再玩上次的把戲,無論是埋伏,還是詐降,都不再管用。甚至以潘美的身份,和楊業多年守邊(北漢時)的聲望,他們都不可能投降。敵我雙方都清楚,唯一的辦法,就只有殊死力戰。

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九八〇年年初,宋朝三交都布署潘美於雁門關下列重兵,以堂堂之師正面迎擊契丹,令部下楊業領麾下數百騎西出井陘,由小路迂回至雁門關北口,伺機攻敵。

潘美、楊業,這是當時宋朝軍中最強的組合了,兩人一樣的強悍善戰,一樣的鋒銳難當。當年雁門關下,血戰代州,潘、楊南北夾擊,一舉擊潰遼國十萬大軍,殺其領軍元帥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多啰,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不僅是大勝,而且是趕盡殺絕式的勝利。讓契丹人雪上加霜,不僅沒能挽回上次的失敗,反而更添敗績。

但是勝利能帶來什麽呢?此戰之後,潘美的聲譽再攀高峰,楊業的英名威震漠北,“楊無敵”的旗號讓契丹人望風而逃。但是,邊關的壓力卻急劇上升,契丹人絕不能容忍宋朝的軍功如此高漲,尤其是遼國的皇帝,一敗再敗,他沒法向自己的國人交代!

還有新上任的遼國南院大王耶律休哥,這就是他的開業大吉,換你,你能接受嗎?這些人在不久之後,馬上就會再找上門來。

並且還有一點,這樣的大勝,對於楊業本人來說是好事嗎?此戰之後,他以軍功升賞為雲州觀察使,不僅仍判代州,連鄭州也成了他的轄區。但是他以一個投降不過才一年的敵將,就驟然冒升,馬上就招人嫉恨了。史稱有人給趙光義寫密信告發了他的種種不是。但趙光義的反應很理智,不予追究,把信送到了邊關,交給了楊業。

楊業感激之余,只有更加竭力盡忠。

邊關穩定,宋朝的國內也迎來了一次盛典,太宗朝的第三次科考開始了。這一科,是公認的“龍虎榜”,有宋一代,這一榜湧現出的人才質量之高,密度之大,對國家貢獻之大,都是宋代獨一無二的。其中名臣眾多,以當年的進士張詠的話說——“吾榜中得人最多,謹重有雅望,無如李沆;深沉有德,鎮服天下,無如王旦;面折庭爭,素有風采,無如寇準;當方面計,則詠不敢辭。”

李沆、王旦、寇準、張詠,這都是宋朝第一流的人才,前三位都官至宰相,張詠則是有宋一代,治理地方最有名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