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對這個雜種要毫不留情(第3/13頁)

劉鋹十六歲當上了皇帝,堪稱年少有為。而且就當皇帝的資歷來說,趙匡胤還得甘拜下風,因為到了劉鋹十九歲的時候,他才在陳橋驛披上了黃袍。

當時的南漢,已經大非昔比,不要太吃驚,它竟然比以前更強盛了。原因是劉鋹的老爹劉晟,“小南強”不是白叫的,他在公元948年突發神勇,出兵楚國(今湖南大部,立國者馬殷)。苦戰近三年,奪得宜、連等十州之地,並且把當時正處於全盛時期的李璟擊敗,硬生生地留住了勝利的果實。

這就是少年劉鋹幸福生活的開端,嶺南兩廣之外,又加上了湖南大部,從此他就開始了對自己國家的改造,使之變成他夢想中的國度。

其行為堪稱絕妙,他的爺爺是“真蛟蜃”,他父親的刑堂叫“生地獄”,他更絕,在照例把所有的兄弟都砍了之後,又把整個南漢朝廷都變成了後宮,具體行為就是近90%的臣子都變成了太監。其理由充分且實際,請聽一下當時南漢第一權臣龔澄樞(這就是個太監)的高論——陛下,群臣皆有家室,所以各有私心。唯有宦官無牽無掛,幹凈利落,所以才能為陛下忠心效力呀。

如此高論讓劉鋹大為傾倒,他連連點頭,立即實施。從此南漢朝野混成一家,無論他走到哪裏,都能像在後宮裏一樣的溫馨可人。於是南漢的高官們只剩下了兩條路可走,一是去自殺;二是去動手術。例年趕考的舉子們就更要注意了,他們從此就只有金榜題名時,再也沒有了洞房花燭夜,功名利祿和光宗耀祖只能任選其一。

這還只是劉鋹的政治工作一面,他下班後回到家裏就更讓人出其不意。南國萬千佳麗都太平常了,他的愛妃是一位外國美女,出產自神秘古老的波斯。她胖,她黑,她力大無比,與中國的窈窕淑女截然不同,讓劉鋹一見傾心,賜號為……不要驚訝,叫“媚豬”。從此媚豬專寵後宮,朝裏的“三公”、“三師”等高官也都變成了太監和嬪妃,全國最高的精神領袖則由一位叫“樊胡子”的女巫擔任。這樣,劉鋹才終於感到一切都和諧了,接下來他所有的願望就只剩下了一點--讓美好的時光無限地延長。

但這時,趙匡胤終於在公元969年從太原城下回到了國都開封,他的目光飄過了長江,越過了南唐,直接射向了躺在媚豬身邊欣賞酷刑的劉鋹身上。

一切就此終止吧,這些世襲的禽獸惡棍!到此時為止,這樣的噩夢已經在嶺南兩廣做了近六十年!此前趙匡胤無論是出兵荊、湖,還是討伐後蜀,都盡量地找借口挑毛病,生怕為人詬病,但這次攻打南漢,則完全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大快人心。我個人非常相信趙匡胤當時所說的那句話——吾必救此一方黎民!

剩下的問題就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主帥了。是誰呢?趙匡胤不再考慮那些威名赫赫的宿將,不久之後他就要再擺一桌酒席,請人喝酒吃飯。那麽就是新人,曹彬?不……寬厚的將軍應該留給風雅的敵人。趙匡胤的眼前浮現出了另一個人的影子。

那人步履輕捷,神情英悍,連笑容都像輕刀薄刃一樣銳不可當。趙匡胤相信,這個人一定會把所有的噩夢都還給劉氏禽獸,讓飽受其害的兩廣人民看到,最兇殘的往往就是最可憐的,只要你能戳破它最外面的那層硬殼!

下面請趙匡胤親自發掘培養出的第一名將隆重出場——潘美!

一定會有人問,是不是錯了,“北宋第一良將”不是曹彬嗎?但請注意,這裏說的是“第一名將”潘美,其功勛、戰績都遙遙領先於任何人,包括“第一良將”曹彬。而所謂的良將之“良”字,此字可褒可貶,內含豐富深有玄機,一切都看人怎麽理解。

潘美,字仲詢,河北大名人也,古之燕趙悲歌之地,是潘美出身之所,即今河北大名縣人氏。他的父親潘璘不過是一個普通軍校,他起步時注定要從最低層開始。但他胸懷大志,曾對好朋友王密這樣說——“漢代將終,兇臣肆虐,四海有改蔔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時立功名、取富貴,碌碌與萬物共盡,可羞也!”

正如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以升天子之階!

潘美的功名從後周世宗皇帝柴榮的第一仗高平之戰開始,雖然沒有準確記錄,但他在戰後以功遷升西上閣門副使,從此他在後周朝野嶄露頭角,並被趙匡胤所識重。

再之後,趙匡胤在陳橋兵變,潘美敢於一人先回開封,使後周滿朝文武聽他一人傳信,就群情慌亂束手無策,太後帶著小皇帝出宮避難。在宋朝確立以後,潘美又單騎入陜,帶著趙匡胤的政敵袁彥入京陛見。這是其膽。

史書記載,趙匡胤在兵變當天回到開封,進皇宮裏清理除柴榮的遺跡時,可以看到潘美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