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北宋誕生記(第2/10頁)

看出了點門道了嗎?趙匡胤的敵人被驅逐出境了,他的兄弟朋友們都被安插進了各個重要部門。尤其是在他的敵對勢力,侍衛司一邊。

請看具體介紹:韓令坤早就是趙匡胤的朋友,張令鐸是出了名的“仁厚”之人,絕不與人輕易作對,並且在一年之後,他就和高懷德都成了趙匡胤的一家人——高懷德娶了趙匡胤的妹妹,張令鐸的女兒嫁給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美。

但是,還剩下了兩位侍衛司的頂級高官,是趙匡胤所搞不定的,那就是侍衛司馬步都指揮使李重進,可惜他身在揚州;還有副都指揮使韓通,他威名赫赫,留守開封,鎮懾全局,是全軍乃至全國人民的保護者。他是如此的偉大,從而,也必須一個人面對整群餓狼。

而絕妙的是,此人對此毫無知覺,反而認為開封城從政治的上層建築,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平穩有序,絕無異常。他非常的滿意,對坊間隱隱流傳的各種流言以及他兒子韓微給他的警告毫不在意(可惜了韓微,此人年幼時生病,落下了終生殘疾,成了駝背,人稱“橐駝兒”。可他心明眼亮,一眼就看穿了趙匡胤必將成為後周和韓家最大的兇兆。一直在勸父親早動手,主動除掉趙匡胤),現在一切不都很好嗎?一切都證明了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就這樣下去,要一直平穩地保持著這樣的局面。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公元959年的年關到了。

那個七歲的孩子

過年如過關。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一個叫柴宗訓的小孩子被早早地叫醒了,他被大人們擺布著穿上了煩瑣沉重的衣服,戴上了更加沉重壓得脖子都生痛的帽子。這時他知道了,他又得要去那個又寬又高的大屋子裏,去見那些長著白胡子或者黑胡子的人了。

聽他們講一些他根本聽不懂的話,然後看著宰相們的表情,去緩緩地點頭。

這樣的事他現在已經有點習慣了,他不知道這有什麽好玩,可是他得做。不然,他死去的父皇就會難過……就在前些日子,11月初,他才把他的父皇安葬在慶陵。

朝會大典,這個姓柴的小孩子高高在上,也孤零零地坐在了皇帝的寶座上。他聽著下面有人在向他叩拜稱賀,說是建議在新的一年裏,仍然沿用先帝的年號,為顯德七年,希望先帝威靈保佑大周國泰民安……這些他都無動於衷,也真的聽不懂。之後的事就非常有趣了,那麽多的胡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向他走來,挨個向他叩頭,此起彼伏,真的好有趣……

就在這個孩子剛剛露出了些許笑容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把他的歡樂從此永遠地埋葬泯滅——北方邊疆的鎮州、定州火速發來了警報,契丹人聯合了北漢人,突然來襲,要朝廷馬上派兵救援。

大殿亂成了一團,所有的大臣都現出了原形,他們圍住了三位德高望重,能力超凡的大宰相,七嘴八舌地討論要怎麽辦。

孤零零坐在高處的小孩子柴宗訓茫然地看著下邊突然慌亂的人群,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更不知道這些人正在紛亂爭論的,其實就是他的命運……

爭論的結果出來了,來者不善,要派出最強的人馬迎敵。由禁軍統帥、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率大軍北伐,即刻起程!

這個意見被全票贊成、一致通過了,包括最上層的領導——三位宰相,以及韓通。這個決定非常合適,京城裏是離不開韓通的,而趙匡胤年富力強,正應該多作貢獻,更何況他本就一直在外,他帶兵出征,一點都不會造成京師官場的不適應。

而且是多麽的巧合呀,這個不好的消息傳來時,趙匡胤本人也正好就在京城裏,可以馬上就帶兵出發,一點都不耽誤軍情。

第二天,公元960年正月初二,軍情緊急,後周禁軍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升帥帳調兵遣將,分派如下:

令——禁軍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領前軍為先鋒,先期北上;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及侍衛步軍虎捷左廂、右廂都指揮使張光翰、趙彥徽率部隨自己出征。

留下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率兵在京協助韓通把守京城。

看到這樣的一份軍力分配名單,如果還有人要說趙匡胤沒有包藏禍心的話,他一定是拿了趙匡胤的錢了。

把韓通名下一大半的侍衛司兵力帶走出征,留下的卻都是殿前司的親信主力,但是從表面上看,一切卻仍然無可挑剔——殿前司和侍衛司都是部分出兵、部分守城,仍然是勞逸均沾,互相牽制。

這非常符合已經去世的先帝柴榮的遺證,也足以讓現在的朝廷大佬們放心。

好了,那就馬上出兵吧!可是且慢,軍情再緊急,也沒有點兵當日馬上出征的道理,男人出兵和女人出嫁一樣,得選日子,還得挑時辰,哪有那麽唐突兒戲的事……於是,這還得等至少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