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輝煌與沒落(第3/6頁)

翻身的後果,就由北魏自己來承受了。這時候已經是公元5世紀的早期,北魏正在吞並群雄,完成著統一北方的大業,但是柔然也在不斷給他們找麻煩,北魏的早期有很多次這樣的情況。每當在中原的戰爭就要獲得全勝,因為柔然的侵擾,使得他們功虧一簣,柔然,已經日益成為北魏頭上的一把刀。到了公元402年,社侖自稱可汗,正式建立了柔然汗國,這標志著柔然民族開始進入了全盛時期。建立汗國的柔然,不是自稱可汗這麽簡單,當時的他們已經不再是遊牧部落,已經建立了奴隸制度,而且他們效仿北魏,設立了軍制與戰陣,這種發跡的劇本,和之前的匈奴以及之後的蒙古也格外相似。這時候的柔然,其領土已經格外廣大,向西他們控制了絲綢之路,迫使西域各國臣服,向東,他們的勢力甚至擴張到了鴨綠江一帶,社侖可汗自稱擁有精騎50萬,這個數字雖然帶有水分,但以後來他們和北魏的戰爭來看,三四十萬鐵騎是絕對有的。

這樣一個強大的政權,當然不會滿足簡單地占有中原,事實上柔然和北魏之間的關系,和後來蒙古與金朝之間的關系格外相似。北魏鮮卑,也是起源於東北黑土地的,在他們征戰的早期,就和柔然民族關系密切,淵源頗多。然而觀後來金朝的歷史,金朝在占有了中原漢地之後,沒有滅亡在世仇南宋的手中,相反卻被早年的奴隸蒙古打得落花流水。而在公元5世紀的時候,柔然顯然也打起了同樣的算盤,而且他們完全有實現這一切的條件,和後來的成吉思汗一樣,社侖可汗也采取了正確的外交政策:遠交近攻。對於和北魏一直有世仇的前燕、後燕、北涼等政權,社侖可汗主動拉攏,雙方不但互通有無,柔然更給中原各政權提供戰馬資助,幫助他們建立精銳騎兵,而對北魏,柔然民族的態度就一個:打!他們不斷南下侵擾,攻打北魏的邊鎮,企圖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更重要的是,北魏所盤踞的山西北部地區,是後來著名的“幽雲十六州”其中的一部分,這是自古以來中原政權抵禦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入侵的主要屏障。如果北魏真的最後滅亡於柔然,那麽柔然趁勢南下,逐鹿中原,吞並整個中國北方,也就不是難事,以當時他們的實力,完全有能力把成吉思汗經做過的事情提前做一遍。

但這時候柔然的運氣很不好,因為比起成吉思汗碰上了女真的衰弱時期,柔然面對的北魏,正處在勃勃的上升期。畢竟後來成吉思汗時代,北方中原漢地的金朝,已經經過了長期的和平時光,但這時候的北魏,卻幾乎是每天在打仗。他們的軍隊常年在戰鬥中鍛煉,完全可以和北方遊牧騎兵爭鋒,更為重要的是,這時期的北魏,幾乎歷代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世出的彪悍人物。在柔然建立汗國不久,北魏就把都城遷到了山西平城,和後來明王朝“天子守邊疆”一樣,北魏也把都城放在了邊陲上,意思很明確:必須要解決掉柔然的威脅。在柔然建立汗國的公元402年,一心要進行漢化改革的北魏一代英主拓跋珪,死在了新舊貴族之間的內鬥之中,他的兒子拓跋嗣是個合格的守城之君,在位期間主要對柔然采取守勢。柔然則一步步繼續南擴,不斷蠶食北魏的北方疆土,且拉攏北方其他政權一起對付北魏,這樣的局面持續了整整15年。拓跋嗣33歲過世,他的兒子拓跋燾即位,即後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魏太武帝,雖然後來“大名鼎鼎”,但是當時的拓跋燾,還只是一個13歲的小毛孩子。對柔然來說,這個消息當然利好,在拓跋燾登基的第一年,柔然就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搶掠北魏邊境人口數萬,牲畜幾十萬頭,給了拓跋燾一個下馬威,但是柔然人想不到的是,就是這個他們看不上眼的小毛孩子,敲響了柔然走向衰落的喪鐘。

拓跋燾在北魏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皇帝,就是在他的手裏,結束了長期戰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重新統一了北方,南北朝雙方對峙的大局,也在他的手裏得以確立。如果純以軍事才能論,即使是南朝改朝換代,戰功赫赫的馬上帝王劉裕,恐怕都要讓他三分。

但這一切柔然是不會知道的,相反,柔然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北魏少年天子在位,內部政權必然不穩,是對北魏進行軍事打擊的好時機。在這樣的意識下,柔然每年對北魏的侵擾都在加劇。特別是在公元423年,當北魏與劉宋為了爭奪河南地區,幾十萬人在中原殺得天昏地暗的時候,柔然突然出現在北魏的身後,導致北魏不得不在戰場占優的局面下倉皇回軍,喪失了重創南朝劉宋政權的大好機會。為了對付柔然的侵擾,早期的拓跋燾采取了守勢,他在內蒙古五原地區修築了一條長城,用來抵抗柔然的進犯。值得一提的是,對南朝漢人劉宋政權,柔然也采取了通好的政策,當時劉宋大臣王玄謨積極主張聯合柔然,共同打擊北魏,這樣的劇本,也和後來南宋聯合蒙古滅金很相似,但不同的是,柔然不是蒙古,北魏也不是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