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千機大轟炸(第2/3頁)

“我們先後有10個雙機組參加了這次空戰。也就是說,20架‘疾風’式飛機對60架‘快刀’式飛機。或者說我們的40門20毫米機炮和40挺12.7毫米機槍,要對付支那方面120門20毫米機炮加120挺12.7毫米機槍”

“1942年的時候,支那空軍轟炸指揮部曾利用夜幕掩護,派飛機前來轟炸日本的一些城市。而那時,駐在支那東北的支那陸軍航空隊卻只對日軍在朝鮮的一些目標進行了攻擊,當然,那還是在有強大戰鬥機護航情況下進行的。可是今天,支那飛機竟然在大白天入侵日本本土,有時甚至連護航戰鬥機都不帶。”

“支那過去曾多次領教過日本防空戰鬥機的厲害,但是,支那人倚仗著‘快刀’式飛機強大的火力和密集編隊組成的防禦陣勢,把日本的防禦當作了擺設。”

“從1943年7月27日空戰的情況來看,他們的想法似乎是正確的。那天有60架‘快刀’式轟炸機空襲長崎港。投彈的時候,只遇到少數防空戰鬥機。實際上,那天日本本土防空部隊能夠拿出來保衛北海岸的也只有那麽多的兵力。用這麽點兒兵力來攔截支那的轟炸機編隊,實在是少得可憐。”

“盡管如此,日本戰鬥機還是升空迎擊。他們趕過敵機機群,在敵機編隊很遠的前方調轉機頭,在同一高度迎面撲向敵機。部署在海峽地區的防空戰鬥機部隊並不熟悉如何對付這類轟炸機。他們使用了防空司令部一再推薦的那種從後方發起攻擊的所謂‘古典攻擊戰術’來對付這種飛機,實際上卻等於自殺。”

“就在這幾秒鐘內,雙方以時速為1000公裏的相對速度接近。在戰鬥機的瞄準具裏,中國轟炸機的投影眼瞅著越未越大,但還沒有進入射程之內。”

“在進入射程的一瞬間,日本飛行員必須立刻射擊,然後迅速向敵機的上方或側方脫離,以免和敵機相撞。如果把握不住這可怕的瞬間,也就無法掌握這種攻擊戰術,這時容不得絲毫猶豫。”

“在這場戰鬥中,我們只擊落了三架‘快刀’式轟炸機。這點損失對支那人來說微不足道,但我們卻損失了10架戰鬥機,支那軍認為這種在白天以密集編隊轟炸的戰術挺不錯,決計繼續采用。還有一點支那軍與我們不同,就是他們只轟炸日本的軍事設施和工業中心。”

“8月4日,支那軍實施了第二次大空襲。空襲地點仍是日本沿海地區。這一次,他們遇到了日本防空戰鬥機大機群的截擊。除‘疾風’式戰鬥機外,‘零’式戰鬥機也參加了戰鬥。出動形式有雙機編隊,也有四機編隊。”

“小山中佐通過無線電報告說:‘已與敵機接觸,攻擊!攻擊!’”

“廣田少佐與敵人的轟炸機群並排飛著,他在窺伺著戰機。支那的‘快刀’式轟炸機和日本的轟炸機不同,除其他地方外,機身下面也裝有兩挺重機槍。整個飛機沒有一處是射擊的死角。對付英國的轟炸機,從下面發起攻擊往往奏效。但是,對付支那飛機卻不能用這種方法。突然,廣田少佐在敵機密集編隊裏發現一個空子,他帶著雙機組沖了過去。他們來得正是時候,小山中佐的飛機已被擊傷,他們沖進來正好可以牽制敵人的猛烈機槍火力。但很快,在敵人的密集火力攻擊下,我們都被子彈打傷,不得不返航……”

“……再說福田少佐和中條的雙機組,他們從前方沖進敵機群。這兩架飛機向一架‘快刀’式飛機發起攻擊。敵機的一台發動機被打得冒出黑煙,掉了隊。中條這時又轉回來,從後方進行第二次攻擊。支那飛機的尾部機槍射擊員毫不客氣,把中條的飛機打著了火。結果,‘快刀’和‘疾風’都起火墜落。不過,後來中條在飛機下墜中又設法把飛機拉了起來,迫降在小島北海岸的淺灘上。”

“第四個‘疾風’式飛機的雙機組分別由佐藤和淺間駕駛。他們冒著敵機的槍彈,斜著從敵機編隊上空穿過。他們采用多方向進攻戰術,不斷從上方、後方以及兩側輪番攻擊那些掉隊的‘快刀’式飛機。”

“佐藤在進行第二次攻擊時,費了好大周折才把一架‘快刀’式飛機擊中起火,進入螺旋。與此同時,兩架‘疾風’式飛機的左發動機也都冒起了黑煙。佐藤的座艙被打得凈是彈孔,淺間也受了傷。當他們快要著陸的時候,右發動機也失靈了。於是,佐藤只好用機身迫降。我們比他們稍強一點,但飛機也被打得象蜂窩一般。”

“我們航空大隊大部分人都參加了這場晝間與‘快刀’式飛機交鋒的戰鬥,人員全部都受了傷。我們一共擊落了4架‘快刀’式飛機。第二天當大隊再次出戰時,卻損失了8架飛機。後來聽說,凡是參加晝間作戰的大隊,差不多都遭到了同樣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