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新中美友好時代(第3/3頁)

“現在的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開放和自由的國家,爸爸。”芭布絲眨了眨漂亮的大眼睛,看著父親說道,“我真的很想到中國去看一看。”

“我們很快就有機會了。”洛克菲勒點了點頭,“因為我們要在中國開設我們的石油公司。”

“您說什麽?爸爸?”芭布絲有些驚訝地看著自己的父親,“您以前不是說,中國的石油很少嗎?可您現在卻告訴我,您打算在中國投資?”

“是這樣。”洛克菲勒將一份報紙遞給了女兒,芭布絲接過報紙看了看,在報紙左下腳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刊載著一則在中西伯利亞地區發現油田的消息。

“那個地方,不是在俄國嗎?”芭布絲將報紙還給父親,問道。

“現在是中國的土地了。”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將報紙收了起來,說道,“我們要趁全世界還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趕快行動。”

“您確定那不是一則虛假的消息嗎?”芭布絲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不是假的,我派人調查過了。”洛克菲勒的臉上現出了興奮的潮紅,“那裏是一片漂在石油上的土地。”

“您打算怎麽做?”芭布絲又問道。

“你不是想要去中國嗎?我親愛的女兒。”洛克菲勒笑著拍了拍女兒的手,“這一次,我需要你的幫忙。”

芭布絲聽到父親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

“據我所知,那位擁有這片土地開發權的中國將軍現在並不在北京,所以還不需要我出面。”洛克菲勒說道,“我需要你去一趟北京,親愛的,去和他的夫人先取得聯系。”

“您說的,是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楊朔銘將軍嗎?”芭布絲問道。

“是的。”洛克菲勒點了點頭,“我們如果想要在中國投資,這個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不用擔心,親愛的,我已經調查過了,這位將軍的夫人是一位溫柔美麗的女人,她也非常有才幹,她掌握著中國規模最大的醫藥和化學品生產企業。她的性格很隨和,你和她接觸,是會感到愉快的。”看到女兒有些擔心的樣子,洛克菲勒笑著說道。

“好的,爸爸。”芭布絲鄭重而堅定地說道。

洛克菲勒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又重新回到了講台上的演講者身上,但此時他的思緒,已經飛到了遙遠的東方。

俄國,莫斯科,大盧比揚卡街。

身穿“契卡”黑色制服的張雅婷小心地走在了街上,她不時的用目光打量著死氣沉沉的街道和廣場,仿佛是害怕會有人突然沖出來將她抓走。

雖然她以前來過這裏,但此時重回故地的她,卻感到這裏的氣氛,比原來還要壓抑和凝重。

“您在想什麽?安吉拉?克裏絲蒂娜同志?”一位為她引路的“契卡”男同志笑著問道。

“沒什麽。”

雖然那位男性“肅反工作者”只是隨口一問,並沒有什麽惡意,但張雅婷敏銳地意識到這種談話方式的危險性,立刻回答道。

她知道,哪怕是“肅反委員會”的高級成員,相互之間也都是提防的。

“全俄肅清暴亂及怠工特設委員會”(即“肅反委員會”、“契卡”)成立於1917年12月20日。對於蘇維埃革命政權來說,“肅反委員會”的建立是一項必要的臨時性措施,而建立它的偉大革命領袖列寧不曾想到,“契卡”以後很快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政治警察局和最強大的對外情報部門。

在1917年10月25日(新歷11月7日)布爾什維克革命之前,列寧甚至也未曾設想過,以後什麽時候會有必要建立政治警察局或是對外情報機構。推翻沙皇的二月革命過後兩個月,列寧回到彼得格勒,開始期待世界革命的到來。布爾什維克黨人們忠實地認為,他們的革命將開創最終在世界上戰勝資本主義的世界革命運動的新紀元。他們認為,新的國際秩序中沒有外交官們的位置,更不必說間諜了。十月革命以後,列夫?托洛茨基在接受外交人民委員一職時曾宣布:“我要向世界各族人民發布幾個告示,然後就把這個鋪子給關掉。”他下令公布沙皇政府與其盟國簽訂的秘密條約,並宣稱,“放棄秘密外交是實行正直的、人民的、真正民主的對外政策的主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