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曾經被遺忘的土地(第3/3頁)

唐努烏梁海五旗中,最東邊的庫蘇古爾烏梁海旗直隸於烏裏雅蘇台將軍,其余四旗分別為唐努旗(轄4佐領)、托錦旗(圖吉淖爾旗,4佐領)、薩拉吉克旗(4佐領)和克穆齊克旗(10佐領),其中只有唐努旗總管擁有清政府發給的銅印,因此其他三旗(起初還包括庫蘇古爾旗)受其節制。光緒年間克穆齊克旗也獲得了銅印,改由烏裏雅蘇台將軍直轄。此外,三音諾顏汗部的厄魯特貝子旗在唐努烏梁海地區轄有17個佐領,錯居於克穆齊克旗境內;劄薩克圖汗部的杜爾赤王旗(大王旗)有兩個佐領,達賴公旗和阿海公旗各有一佐領,分別錯居於唐努旗境內。這些佐領是乾隆皇帝為獎勵準噶爾戰爭中有功的外蒙王公而賞賜的。此外在庫蘇古爾旗西邊還有達爾哈達沙比旗,為哲布尊丹巴活佛的沙比屬民。

18世紀中葉,在準噶爾部完全被清帝國並入版圖後,俄國哥薩克逐漸在薩彥嶺構築起一系列小要塞和哨所,從而形成了一條“阿巴根防線”,成為事實上的中俄邊界。從那時起,屬於被官方教會迫害的“分離教派”的俄國農民為了尋找“世外桃源”,就不斷越過薩彥嶺,偷偷來到唐努烏梁海境內定居。從十九世紀末起,俄國移民大量移入葉尼塞省和米努辛斯克邊區,隨後進入唐努烏梁海境內。當地俄國商人利用高利貸盤剝的方法,從當地各旗王公手裏騙來了大量的土地、畜群和森林,建起了多座商站、莊園和居民點,這些居民點成為俄國殖民政策的前哨站,許多俄國移民從事狩獵毛皮獸、淘金、捕魚、伐木等行業,還有許多俄國商人建立了擁有上千頭馬的大莊園。在葉尼塞河和貝木克河的匯合處,俄國殖民者在1914年建立起了名為別洛沙爾斯克(白沙皇城)的殖民統治中心。

中俄劃界後,清朝烏裏雅蘇台將軍在唐努烏梁海北界設立八座巡邏鄂博(即界碑,下為石堆,上立木牌),由3名軍官和30名看守兵歲時巡邏查看,將巡邏人的姓名刻在木牌上。1910年,俄方偷偷燒毀其中的察布齊雅勒達巴碑(四號碑),意圖奪取克穆齊克旗轄地,將邊界推進到南方的唐努山脈,此舉被清朝方面發現,遂未能如願。日俄戰爭之後,俄國伊爾庫茨克省、葉尼塞省官員和西伯利亞第7步兵師的軍官紛紛要求占領唐努烏梁海地區,作為失去南庫頁島的補償。

1911年外蒙古宣布“獨立”,庫蘇古爾旗並入土謝圖汗部,其余四旗則心存觀望,而俄國首相科科夫佐夫要求西伯利亞駐軍做好隨時出兵“索約圖利亞”(即唐努烏梁海,俄國稱烏梁海人為索約特人)、將其並入俄國的準備。1912年年初,烏梁海爆發騷亂,當地中國商人被掠奪一空,至七八月間,俄蒙軍隊進攻科布多,伊爾庫茨克總督府趁機以“保護僑民”的名義派兵進入唐努烏梁海,以武力逼迫唐努旗總管貢布多爾濟出具投降俄國的文書,向俄國稱臣納貢。不久之後,克穆齊克旗總管也向俄國伊爾庫茨克總督府遞交了“請願書”,要求將本旗人民“置於白沙皇的庇護之下”。

1914年6月,伊爾庫茨克總督府宣布俄國對唐努烏梁海地區“實施保護”,隨即向各旗總管宣布了這一決定。俄國的政策是使想把外蒙古分離出中國,同時使唐努烏梁海脫離外蒙古,將其變為“薩彥嶺以南俄羅斯”。在俄國占領期間,禁止蒙古人和華人進入唐努烏梁海地區,當初清朝政府發給各旗總管的印信則被沒收,由俄國派出專員實行最高統治,親蒙的總管和佐領被驅往外蒙,到最後連貢布多爾濟也被免職,俄國人指定一個叫阿格旺的喇嘛為唐努烏梁海大總管。這個人遭到不願被奴役的烏梁海人的仇視,1915年正月他去唐努喇嘛廟拜神回來,雖然有三名官吏和五名哥薩克騎兵護送,但還是被烏梁海人伏擊並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