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曾經被遺忘的土地(第2/3頁)

裕仁將看完的報告放在了桌子上,身邊的侍臣們注意到“準天皇”的臉色陰晴不守,張開的鼻孔在呼呼地喘著,心都不由自主的提了起來。

“很明顯,英米是打算利用支那來牽制帝國。”裕仁自言自語的說著,臉上現出了一個猙獰的表情,“絕不能讓英米的陰謀得懲!”

裕仁深吸了幾口氣,好容易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他指了指桌子,一位侍臣立刻將另外一份報告取了過來。

這份報告的題頭,赫然寫著《東西伯利亞資源礦藏調查報告》。

唐努烏梁海,西薩彥嶺。

“來過了才知道,這裏竟然如此的富繞和美麗。”站在一處山崖上的徐樹錚望著遠處的藍天白雲和青山翠嶺,不由得感嘆起來,“難怪不管是帝俄還是紅俄,都恨不得永久占之而後快。”

“不過,現在他們應該是沒有這個機會了。”唐努烏梁海調查專員嚴式超笑著對徐樹錚說道。

唐努烏梁海地區位於外蒙古西北部,其全境被東西薩彥嶺和唐努山所環抱,葉尼塞河發源於其境內,面積17萬平方公裏,大致相當於奧地利加上捷克那麽大。這裏有金、銅、雲母等豐富礦藏,有豐厚的煤層,還有寶石、石棉、石墨、大理石、菱鎂、巖鹽等寶藏。唐努烏梁海全境河湖交錯,水利資源極為豐富,還有許多碳酸礦泉和硫磺溫泉。河湖中盛產肥大的哲羅鮭、細鱗鮭、白鮭、江鱈、狗魚和茴魚,森林中盛產紫貂、雪貂、水獺、猞猁、狼獾、雪豹、熊、狐、灰鼠、松鼠等毛皮獸,以及關東馬鹿、馴鹿、白鹿、野馬、麝、麅子、香獐等野獸。

由於被山脈所環抱,因此唐努烏梁海的氣候和地理特征與鄰近的西伯利亞和蒙古地區截然不同。這裏氣候溫和,山林茂密,一年四季降水豐沛,土壤大多屬於肥沃的黑色腐殖土,適宜種植各種溫帶糧食作物和蔬菜。在唐努烏梁海東部地區是雪松、冷杉和雲杉的“大密林區”,偶爾由密林中露出銀白色的閃光,那是無數清澈透明的湖泊和溪流。密林區海拔低一些的地方是紅松、白樺樹和柳樹形成的落葉林區,隨著海拔的降低,樹木逐漸變稀,讓位於青翠的草原,其間點綴著濃蔭如蓋的落葉松小樹林,林中倒臥著風吹倒的樹幹,上面長滿青苔。極目遠眺,陽光灑滿金色的高山草甸,遠方是無雪的高山險峰,其風景之靈異秀美,宛如群山之國瑞士。

徐樹錚正感慨間,一群烏梁海人來到了山崖上,徐樹錚注意到這些當地的老老少少都穿著節日才有的盛裝,不由得微微一愣。

人群來到山崖上分開,一位頭戴皮帽一身華麗的類似蒙古族衣飾的藍色民族服裝的烏梁海少女來到了有些錯愕的徐樹錚身邊,將潔白的哈達奉到了他的面前。

徐樹錚看著面前的少女,一時間竟然被她的美麗震懾住了。

面前的少女十分秀美,她圓臉寬眉,烏黑的發辮直垂腰季,一雙妙目如同湖水般清澈,顧盼之間,眼波流動,帶有草原民族特有的清新和靚麗,如同朝陽一般神采飛揚。此時她注視了徐樹錚一會兒,隨即上前恭敬地將哈達戴到了徐樹錚的脖子上。

徐樹錚回過神來,默默地看著少女深施一禮後退下。他看了看周圍的人們臉上都是興奮和激動之色,心裏也不由得暗暗感嘆。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和中國其它地方的人們一樣,並沒有什麽不同。

如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正在為回歸中國而歡天喜地,但他們並不知道,將他們從俄國人的魔掌中解救出來的這位將軍,現在正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危機。

“要是京裏那邊兒就是看不上將軍,將軍哪怕長駐於此,守此一方土地與百姓,也不枉此生了。”嚴式超似乎看穿了徐樹錚的心事,開玩笑似的說道。

烏梁海人在古代屬於哈卡斯部落,自稱吉爾吉斯人,在唐朝及後來的時期征服了草原上的許多部落,後來逐漸衰落,直到13世紀初才作為蒙古人的先頭部隊重新登上歷史舞台。蒙古帝國衰敗後,這些吉爾吉斯人(已經混入了芬蘭·烏戈爾人、蒙古人和突厥人的血統)從屬於衛拉特蒙古大汗以及準噶爾汗,並逐漸以其居住的山脈為界,分為唐努烏梁海人和阿爾泰烏梁海人。清朝平定準噶爾叛亂的戰爭結束後,一部分烏梁海人臣服於俄國,另一部分則居住在大清帝國境內。

為了加強對唐努烏梁海的治理,清朝仿照蒙古的行政結構,將烏梁海人編為旗和佐領。其中唐努烏梁海五旗歸烏裏雅蘇台將軍管轄,阿爾泰烏梁海七旗及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二旗歸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其間夾雜著屬於喀爾喀王公及哲布尊丹巴的佐領。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中俄西北邊界為“沙賓達巴哈至齋桑湖”,雖未勘定具體邊界,卻已將這條線以外的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二旗、以及唐努烏梁海的十個佐領劃在界外。1912年外蒙“獨立”後,俄蒙軍隊進攻科布多,勒逼阿爾泰烏梁海七旗歸附外蒙,之後新疆方面出兵進援科布多,在俄國幹涉下被迫與外蒙劃定“停戰界限”,這七旗也大多劃入外蒙境內,只有紮哈沁旗並入了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