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可以去調戲它(第3/4頁)

所以建國後李默二話不說廢除銀本位,使得白銀變成了工業原料,大量積壓的白銀不得不進入銀行系統兌換變成了紙幣,而紙幣是不能保存的,要不你存銀行,可這年頭基本沒利息,小戶還好說,對大戶來說就是坐吃山空,加上土地開始分散,指望著土地賺錢就別想了,最後只有一條路,去花錢,去投資賺錢。

上百億的國家投資,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政局恢復平穩,和多達四億的人口優勢,以及財政大臣梁敦彥實施的工商業刺激計劃,都為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保障。

尤其是新華大地的電氣化革命已經初露苗頭,從電氣化中最重要的發電量和發電廠建設來看,目前新華是世界各國中擁有再建發電廠最多的國家,僅僅是五十萬千瓦級的水力發電工程就有八個再建,最早的鴨綠江水電站和圖門江水電站甚至已經在滿足東北三省用電需求後,開始向朝鮮出口,根據李默的計算,等到1915年第一期電氣建設基本完畢,全國發電量將達到八百至一千億度之間。

這意味著,那個時候新華將在能體現國家實力的某單項數據上首次傲視全球。

不過雖然紙面上國家一年有35億了,但也僅僅是日子寬松了些,比起美英還差了很多,尤其是美國,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突破了1200億美元,財政收入也達到了250億美元,等於近380億藍幣,差距還是極其遙遠。

幸好美國是私人投資模式,資金流向比較分散,自己則是國家集中制,可以利用先知先覺在某些關鍵領域先搶占制高點。

所以有一點李默比任何人都清楚,從回來之初就從他未想過靠經濟,靠常規發展模式壓到美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時的美國雖然國際地位比新華也好不到哪去,但人家有一張白人的皮,他的商品可以暢通無阻的進入世界任何國家,但自己卻不行,南洋的原材料誰都要,但商品卻難說,隨著令人窒息的軍備競賽正式開始,世界已經進入了帝國時代,自由經濟一去不復返了,貿易限制,技術壁壘將紛紛出現,就如同一道道高墻堤壩,即便你生產出再好再便宜的商品,白人也不會輕易的打開門讓你進去傾銷。

新華有世界最大的人力資源,加上資金上的扶持,只需要再等幾年,技術要求較低的輕工業的產出量就會達到一個嚇死人的地步,所以是時候給商品先找個預定的買家了。

眼看李默盯著地圖半天沒說話,陳平不由追問道:“皇上,陸軍擴編的事情?”

“哦,我已近和李先生打過招呼了,議會正在審核這件事,疆域大了,陸軍自然也要擴大,目前經濟算是好了點,所以應該這兩天就能通過。”李默手指敲了敲身邊的桌子,說道:“不過你們還是要有心理準備,陸軍不會一下子增加很多,李恩富和我交底,他只能再給十五個主力步兵師,十個國民警衛隊師,而且不是一次到位,必須分五年時間,所以你們必須提高部隊的士官比例,多留些老兵下來,那樣等到急需時就可以迅速擴充起來。”

“行,有這個數目也夠了,這幾年陸軍也不會打大仗了,我一會就讓人先從預備役師裏跳出一些來,要不然等解散了,再去找這麽好的兵員可難了。”聽到一下子給了四十萬的配額,陳平也不禁眉飛色舞。

“孫九功回來了嗎?”

“回來了。”陳平答道:“我已經和他說了組建新式裝甲師的事情,他很感興趣,已經接受了任務。”

李默微微一笑,軍隊總是這樣,打完一仗就必須總結經驗,整訓部隊,然後為下一場戰爭準備,可問題是,下一場戰爭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必須從此刻就開始儲備起來,現在經濟壓力終於稍微緩和了一些,也是時候重新起步了,所以他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科隆群島:“渤海號和北風號有消息了嗎?”

“五天前的消息,正在尋找新水源,此外黑巴克裏索港的勘測已經結束。”陳平清楚李默的心思,苦笑一聲:“情況不太好,最起碼我們的主力艦沒有一艘能駐紮,只有輕巡才能勉強使用。”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想了想後才小聲建議道:“皇上,是不是再緩緩?”

“緩?怎麽緩?等美國壯大來挑戰我們嗎?”李默揮了下手臂,問道:“龍國章的軍艦賣得怎麽樣了?”

“搭配了五十套無線電,智利才答應了購買兩艘北極星級,不過只願意出30萬英鎊一艘。”陳平苦笑一聲,北極星才30萬,那些更差的俄國軍艦還不知道什麽價格呢。

“價格別在乎,總比當廢鐵合算多了,主要是要加速淘汰掉,收回資金,再過段時間將會有大批的這種老爺貨出現在國際市場上了。”李默說著,眼中精芒一閃:“另外你轉告他,想要賣武器,就要必須先把水攪渾。”